在一定的安全投資強度比例下,怎樣發揮安全投資的作用,要通過合理的投資結構來實現。通常我們要研究如下安全投資結構:安全措施費用與個人防護用品費用的結構;安全技術投入與工業衛生投入的結構;預防性投入與事后整改投入的結構;硬件投入與軟件投入的結構等。
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以及面向21世紀,工業企業應該從走內部挖潛和適當擴大投資規模相結合的路子,逐步轉向強化安全衛生投資的良好循環。即在近期內安全生產投資水平在保持現有規模的基礎上,適當加大投資力度,進而逐步使安全生產投資達到國民收入的1.5%左右(20世紀末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同時改進安全生產資金的管理方式,調整目前企業安全生產投資的結構。為了保障有效安全措施費用,需要統一認識,推行安全經濟科學管理,落實投資政策,并采取具體的措施,如推行兩類以上危險行業生產投資項目論證報告中的“安全技術經濟保證措施”專項制度;堅持執行生產投資項目的“三同時”政策;推行企業安全設施、設備的專門折舊機制,折舊經費專款專用;勞動保護用品劃歸安全技術部門作為事故預防措施費用統一管理使用;堅持更新改造的安全技術措施費用提取辦法和原則;種用工傷保險機制與事故預防相結合;在安全管理中,應該加強安全經濟管理,應該制定相應的政府法規和落實相應的管理政策;推行安全會計制度;完善安全經濟統計;進行安全衛生項目的經濟可行性評價程序等。建立科學投資理念,掌握好預防性投入與事后性投入的等價關系為1:5。明確安全效益金字塔規律,系統設計1分安全性一10倍制造安全性一1000倍應用安全性。合理的安全投入結構,企業安全措施經費投入與個人防護用品投入之比為1.58:1;企業安全措施經費投入與職業病費用之比為12.4:1。有投入才會有產出,這是最基本的經濟規律。顯然,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生產投入來支持。在發達國家,安全投入總量水平達到GDP的3%。從上述調查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投入水平還處于較低的水平。要遏制重大事故的發生,提高我國的安全生產水平,需要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
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利益原則”、“資源合理配置’’的經濟學思想,建立適應新體制下的安全生產措施費用保障新機制是很重要的。為此,遵循的原則應該是“提高國家總體安全生產措施費用效率的原則”,“誰受益誰整改,誰危害誰負擔,誰需要誰投資的原則”。這就要求國家制定的安全生產資金政策要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及行業生產特點相結合,與國民生活水平和企業生產效益水平相適應;要求企業在進行安全衛生管理中,需要進行合理的投資評價和安全衛生專項資金的科學管理和監控;要求國家或行業部門制定的安全生產的投資政策要符合“利益原則”,按價值規律進行安全投資活動;國家、地方、企業和個人具有承擔安全衛生經濟負擔的責任和義務;在確定安全生產投資規模時要講經濟規律,使安全投資與企業生產和企業經濟效益相聯系;企業安全活動要按經濟規律辦事,在國家制定的適應市場經濟的安全投資政策下進行安全生產經濟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