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冶金行業安全監管工作重視不夠。安監部門普遍認為冶金行業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行業,與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行業相比安全度高,事故率較低,沒有認真研究冶金行業近年來由于行業管理弱化、非公有制鋼鐵企業發展迅速、小高爐裝備本質安全度低、企業大量雇傭素質較低的農民工等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安全生產新問題,對冶金行業安全監管工作重視不夠。
(2)安全監管專業人員嚴重缺乏。省級以下安監部門目前極少有冶金方面的專業人員,對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的總體狀況把握不準,定位模糊,對冶金行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監管無的放矢,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工作思路,基本處于初創期。
(3)監管工作不到位。由于近年來冶金企業發展較快,2002年以后建設投產了大量的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其絕大部分未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有關規定,但是安全監管部門對此基本未履行監管職能。
2.冶金企業安全生產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不同程度存在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的問題。其突出表現在大量的建設項目未能認真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有關規定,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沒有得到落實,預防工作失去了基礎,非公有制企業尤為突出,重生產、輕安全的傾向較為嚴重。
(2)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國有大中型冶金企業雖然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但體系整體運行水平不高,部分企業由于近年產能急速擴張,發展過快,管理力量被嚴重攤薄,企業管理水平未能與生產規模得到同步提升;一些非公有制和中小型國有冶金企業的專業技術和安全管理力量較為單薄,生產技術人員層次低,企業安全管理基礎工作較為薄弱。
(3)對重大危險源防范不足。對重大危險源缺乏規范、科學的辨識和登記建檔;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實;事故應急預案針對性差,可操作性不強,并缺乏必要的演練。
(4)安全措施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一些帶共性且影響嚴重的技術問題未投入經費加以解決;已知的許多設備、設施隱患未予整改;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安全設施經常被砍掉。
(5)安全管理專業人才短缺。一些企業改制后,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職能削弱,專職人員減少,工作條件缺乏,安全管理崗位評價明顯低于生產崗位和一些技術崗位,安全管理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安全管理難以有效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