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管理的最基層單位,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最終落腳點,也是事故的常發地。因此,搞好企業的安全管理關鍵在班組。
1 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前提
OSHMS認證的通過,意味著企業安全管理趨于體系化、規范化,安全管理工作實現程序化,這就要求安全生產責任制也應該走向程序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程序化的關鍵,在于不斷完善和落實執行。我們通過建立企業三級安全網絡,明確規定班組成員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做到一崗一責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崗位有專責、工作有標準、事后有檢查”,做到責任到家、職責明確、功過分明,從而把安全生產有關的各項工作同班組工作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嚴密高效的安全管理網。
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完善,必須依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程》是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揭示了預防事故的客觀規律,是鮮血凝鑄的戒條。而大多數事故都是違反《規程》而引起的,只有不斷完善責任制,才能夠使職工從思想上重視安全,懂得用“安規”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懂得自覺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
2 認真落實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及合理使用工器具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保障
安全管理關鍵在預防,只有做好預防工作,積極消除釀成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絕事故、確保安全。電力行業是一個高危險、高危害的行業,因而在施工作業中安全設施及安全工器具起到一個“保護傘”的作用。施工中對人員的保護有兩方面:一是施工現場安全設施對人的保護;二是配備安全工器具。
2.1 安全設施、安全標志的規范化管理
近幾年來,我公司加大了現場安全設施、標志規范化管理工作的力度,嚴格按國家電力公司《電力生產企業安全設施規范手冊》,全面開展了生產區域的梯臺、警示線、隔柵等改造、標示工作,各類物資分類堆放并有明確的標簽,施工垃圾也按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存放,防止二次污染,逐步使生產現場安全設施達到規范、統一,為員工創造一個清晰、安全的工作環境。
2.2 安全工器具配置、使用、試驗及管理
正確配備及使用安全工器具是職工安全的保障,也是趨安避險的有力措施。安全工器具往往是在班組一級使用及保管,但在日常管理中,很多人完工后,把安全帽及安全帶往地上一丟就完事。沒有進行統一的管理,往往導致安全工器具的超期使用,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進行OSHMS認證時,開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把安全工器具超試驗周期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控制,并編寫了“管理方案”。
現在我們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的采購、定檢和使用管理制度,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護用品,統一購買安全工器具及個人安全用品,并下發到各施工班組 。公司先后投入安全設施、防護用品近20多萬元,從而提高了班組的安全綜合防范能力,有效地改善了作業環境,保障了職工的生命安全。
3 開好班前、班后會是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班前會是以思想動員的方式,對即將作業的安全工作進地分析預測,提出安全措施,以便防患于未然;班后會則是以講評的方式,在總結檢查生產任務的同時,總結檢查安全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見。班前會是班后會的前提與基礎,班后會則是班前會的繼續和發展。
班組開好班前、班后會是作業過程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杜絕安全漏洞的有效方法。每次的停電作業,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停電時間都是有限的,工作起來十分倉促,如果事前準備工作做得不夠,班員對工作環境、工作任務、工作事項不清楚,就對工作無從下手,因而需要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而這段時間往往就是安全隱患之所在,所以就要求班組長在施工前進行現場勘察,熟悉施工方案,設計圖紙、系統的連接方式,事前做好事故預想,訂出解決辦法,開工的班前會才會有重點。向班員講清作業環境,特別是地理環境復雜、作業地點分散時更要交代清楚。班長能夠認真對待每次班前、班后會,是做好預防的關鍵。
多年來,班前、班后會在電力行業已形成一項制度,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4 危險點的控制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保證
危險點是指易引發人為失誤事故的潛伏點。在日常作業中,危險點是客觀存在的,只要誘發條件成立必定會引發事故。準確辨識危險點,控制好危險點是預防的關鍵,因此,對危險點控制是安全管理過程控制的保證。
2003年,公司取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認證證書后,班組對危險源的全面辨識使得危險點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們組織班組人員在即將開始的作業中,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活動,辨識究竟存在哪些危險點。首先進行作業的劃分,并有目的地根據過去和現在已知的情況,對即將開始的作業中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判斷,作定性、定量評價;有針對性地制訂安全措施及管理方案,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保證作業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
5 現場管理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根本點
企業的一切生產任務都要在班組完成,各項規章制度都靠班組落實,把班組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在現場,是企業整個安全生產目標轉為實施運作的有效途徑。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把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了更好地做好現場管理,我們除了執行“兩票三制”外,又制訂了“工程安全措施執行單”。執行單包括以下內容:危險點分析、安全措施、及格與否、檢查人等。使用此單,使施工過程中應做的安全措施事前有計劃、實施過程有監督、事后有記錄,把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安全職責落實到作業過程中去,增強了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有效地控制了現場的安全管理。
6 引入科學的管理經驗是班組安全管理的后盾
傳統安全管理方式最明顯的不足是經驗型、被動型和事后型的管理,職工僅僅是消極被動地服從;而國際先進的管理方式更重視過程控制,注重控制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達到最終控制全局的目的。公司通過IS09001、OSHMS、ISO14000認證開始觀念的轉變,由靠情面、靠命令的管理轉變為靠規章、靠制度的管理;由粗放型、隨意型的管理轉變為用文件的信息化管理。注意尋找傳統安全管理方式轉化為可操作的規范,使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班組管理更應在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把三個體系有機地滲透到每項工程中,近年來,我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一次竣工檢收合格率達到100%,工程優良率達70%以上,其中我公司參與安裝的肇慶市端州區政府綜合辦公樓及肇慶市國家稅務局辦公樓建設工程獲得了國家魯班工程獎,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好評,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果說效益關系到企業的發展,那么安全則維系著企業的生存,守住班組這個防范事故的陣地,就是保障企業安全和效益的基礎。 (姚勇光)
1 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前提
OSHMS認證的通過,意味著企業安全管理趨于體系化、規范化,安全管理工作實現程序化,這就要求安全生產責任制也應該走向程序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程序化的關鍵,在于不斷完善和落實執行。我們通過建立企業三級安全網絡,明確規定班組成員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做到一崗一責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崗位有專責、工作有標準、事后有檢查”,做到責任到家、職責明確、功過分明,從而把安全生產有關的各項工作同班組工作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嚴密高效的安全管理網。
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完善,必須依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程》是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揭示了預防事故的客觀規律,是鮮血凝鑄的戒條。而大多數事故都是違反《規程》而引起的,只有不斷完善責任制,才能夠使職工從思想上重視安全,懂得用“安規”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懂得自覺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
2 認真落實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及合理使用工器具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保障
安全管理關鍵在預防,只有做好預防工作,積極消除釀成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絕事故、確保安全。電力行業是一個高危險、高危害的行業,因而在施工作業中安全設施及安全工器具起到一個“保護傘”的作用。施工中對人員的保護有兩方面:一是施工現場安全設施對人的保護;二是配備安全工器具。
2.1 安全設施、安全標志的規范化管理
近幾年來,我公司加大了現場安全設施、標志規范化管理工作的力度,嚴格按國家電力公司《電力生產企業安全設施規范手冊》,全面開展了生產區域的梯臺、警示線、隔柵等改造、標示工作,各類物資分類堆放并有明確的標簽,施工垃圾也按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存放,防止二次污染,逐步使生產現場安全設施達到規范、統一,為員工創造一個清晰、安全的工作環境。
2.2 安全工器具配置、使用、試驗及管理
正確配備及使用安全工器具是職工安全的保障,也是趨安避險的有力措施。安全工器具往往是在班組一級使用及保管,但在日常管理中,很多人完工后,把安全帽及安全帶往地上一丟就完事。沒有進行統一的管理,往往導致安全工器具的超期使用,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進行OSHMS認證時,開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把安全工器具超試驗周期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控制,并編寫了“管理方案”。
現在我們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的采購、定檢和使用管理制度,淘汰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護用品,統一購買安全工器具及個人安全用品,并下發到各施工班組 。公司先后投入安全設施、防護用品近20多萬元,從而提高了班組的安全綜合防范能力,有效地改善了作業環境,保障了職工的生命安全。
3 開好班前、班后會是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班前會是以思想動員的方式,對即將作業的安全工作進地分析預測,提出安全措施,以便防患于未然;班后會則是以講評的方式,在總結檢查生產任務的同時,總結檢查安全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見。班前會是班后會的前提與基礎,班后會則是班前會的繼續和發展。
班組開好班前、班后會是作業過程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杜絕安全漏洞的有效方法。每次的停電作業,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停電時間都是有限的,工作起來十分倉促,如果事前準備工作做得不夠,班員對工作環境、工作任務、工作事項不清楚,就對工作無從下手,因而需要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而這段時間往往就是安全隱患之所在,所以就要求班組長在施工前進行現場勘察,熟悉施工方案,設計圖紙、系統的連接方式,事前做好事故預想,訂出解決辦法,開工的班前會才會有重點。向班員講清作業環境,特別是地理環境復雜、作業地點分散時更要交代清楚。班長能夠認真對待每次班前、班后會,是做好預防的關鍵。
多年來,班前、班后會在電力行業已形成一項制度,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4 危險點的控制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保證
危險點是指易引發人為失誤事故的潛伏點。在日常作業中,危險點是客觀存在的,只要誘發條件成立必定會引發事故。準確辨識危險點,控制好危險點是預防的關鍵,因此,對危險點控制是安全管理過程控制的保證。
2003年,公司取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認證證書后,班組對危險源的全面辨識使得危險點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們組織班組人員在即將開始的作業中,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活動,辨識究竟存在哪些危險點。首先進行作業的劃分,并有目的地根據過去和現在已知的情況,對即將開始的作業中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判斷,作定性、定量評價;有針對性地制訂安全措施及管理方案,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保證作業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
5 現場管理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根本點
企業的一切生產任務都要在班組完成,各項規章制度都靠班組落實,把班組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在現場,是企業整個安全生產目標轉為實施運作的有效途徑。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把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了更好地做好現場管理,我們除了執行“兩票三制”外,又制訂了“工程安全措施執行單”。執行單包括以下內容:危險點分析、安全措施、及格與否、檢查人等。使用此單,使施工過程中應做的安全措施事前有計劃、實施過程有監督、事后有記錄,把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安全職責落實到作業過程中去,增強了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有效地控制了現場的安全管理。
6 引入科學的管理經驗是班組安全管理的后盾
傳統安全管理方式最明顯的不足是經驗型、被動型和事后型的管理,職工僅僅是消極被動地服從;而國際先進的管理方式更重視過程控制,注重控制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達到最終控制全局的目的。公司通過IS09001、OSHMS、ISO14000認證開始觀念的轉變,由靠情面、靠命令的管理轉變為靠規章、靠制度的管理;由粗放型、隨意型的管理轉變為用文件的信息化管理。注意尋找傳統安全管理方式轉化為可操作的規范,使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班組管理更應在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把三個體系有機地滲透到每項工程中,近年來,我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一次竣工檢收合格率達到100%,工程優良率達70%以上,其中我公司參與安裝的肇慶市端州區政府綜合辦公樓及肇慶市國家稅務局辦公樓建設工程獲得了國家魯班工程獎,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好評,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果說效益關系到企業的發展,那么安全則維系著企業的生存,守住班組這個防范事故的陣地,就是保障企業安全和效益的基礎。 (姚勇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