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規范船舶封閉場所緊急情況的反應措施。
2 適用范圍
公司所屬船舶。
3 責任
3.1 船長是船舶封閉場所緊急情況應急反應的總指揮,負責發布命令。
3.2 大副、輪機長分別是甲板部、輪機部的現場指揮,負責執行船長的命令。
3.3 各職船員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按應急部署投入應急反應。
4 實施
4.1 報告?
4.1.1 任何人發現封閉艙室內有人中毒、窒息或(和)受傷,應立即向工作負責人或值班駕駛員報告。
4.1.2 工作現場負責人接到發現人員或現場負責人的報告后,立即向船長報告并組織急救,如果人員受傷嚴重,參照《人員嚴重傷病緊急情況的反映措施》4.2項要求處理。
4.2 報警
4.3.1 船長應根據事故性質及現場情況,由其本人或指定人員用全船廣播系統發出廣播,廣播內容應包括:
5 發生事故地點及事故性質;
6 通知有關人員奔赴指定場所采取相應的急救行動;
7 必要時通知全船進入應急狀態并執行相應的應急程序。
4.3 現場緊急處置
4.3.1 在封閉艙室內的人員一旦發生事故,除立即按4.1報告有關人員外,同時還應根據現場條件,在其他搶救人員抵達前,采取下列(或其中)行動:
8 條件許可時,直接將受害人轉移;
9 利用空氣管或自身的呼吸裝置給受害人供氣或過氣;
10 對受害人進行初步的醫療處理、監護,如:包扎、止血等;
11 如不具備單憑封閉艙室內人員就可將受害人安全轉移的條件,且其自身安全亦受到當時環境威脅,則應迅速撤離,以減少損失,待其他搶救人員抵達后,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才進入事故現場營救受害人。
4.3.2 在封閉艙室外的現場負責人或監護人員,及附近其他人員一旦發現事故,除立即按本須知4.1報告有關人員外,同時還應根據現場條件,在其他搶救人員抵達前,迅速采取以下(或其中)行動:
12 條件許可時,直接(或協助)將受害人轉移;
13 利用壓縮空氣管、鼓風機、風扇或類似的通風設備給出事的封閉艙室供氣;
14 已轉移出來的受害人如已停止呼吸或同時以停止心跳,立即對其施行人工呼吸、心臟復蘇或其他的急救處理,直至其他營救人員抵達并采取相應的醫療措施。
4.4 其他營救人員的行動
4.4.1 其他人員(除在崗不得離開者外)聽到廣播或獲知發生事故后,應迅速趕往現場參加搶救。
4.4.2 營救人員應盡可能攜帶下列設備、器材: A、救生繩、安全帶及屬具;B、呼吸器及備用氣瓶;C、氧氣復蘇器及屬具(如備有);D、羅伯遜擔架;E、急救藥箱;F、毛毯或床單等裹護保溫材料;G、通訊器材,如對講機等;H、照明器材;I、其他必要的急救器材。
4.4.3 營救人員抵達事故現場后,應以最快的速度組織人員進入封閉艙室急救,封閉艙室外的進口處及附近應留有足夠的人員,備妥適當的器材進行監護協助。
4.4.4 營救人員在進入封閉艙室之前必須攜帶救生繩、通訊器材,如果事故性質為中毒或窒息,則進入之前還必須先穿戴好呼吸器。
4.4.5 發生事故應封鎖現場,在危險解除之前,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4.5 轉移?
4.5.1 受害人應盡可能地備轉移出封閉艙室,以盡早脫離危險環境。
4.5.2 轉移時應盡可能使用羅伯遜擔架,有條件的情況下在轉移的過程中應使用氧氣復蘇器。
4.5.3 使用安全帶及救生繩吊起受害人時,救生繩與絡胸帶的連接處應置于胸前部,以便吊起受害人時使其頭部向后仰保持呼吸暢通,否則會使尚有微弱氣息者停止呼吸。
4.6 對轉移出來的受害人的急救
4.6.1 立即檢查受害者神智是否清醒,瞳孔反應是否正常,呼吸是否停止,脈搏或心跳是否存在,以及有無外傷出血或骨折。
4.6.2 如受害人有骨折出血要給予包扎或固定。
4.6.3 如受害人呼吸或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臟復蘇術,有條件時應使用氧氣復蘇器或起博器。
4.6.4 如果受害人口腔有假牙、嘔吐物、油、血等應予以清除。
4.6.5 如果受害人喉部僅有口涎泡沫堵塞,可不必清除(因為這是很難清除的),避免為此浪費搶救時間。人工呼吸自會將泡沫吹開或吹入肺內,只要不耽誤時間受害人仍可得救。
4.6.6 受害人蘇醒后,仍應靜臥,切勿馬上起坐或站立,以免心臟受損,如有條件可繼續讓其吸氧,也可適量飲用熱茶、熱咖啡等提神飲料,并注意保暖,等候進一步的治療。
4.6.7 人工呼吸或心臟復蘇應堅持進行,直到恢復自主呼吸或醫生到達,不要輕易中斷或放棄,除非能夠證實受害人確已死亡。
4.7 對內指揮及對外聯絡協調
發現事故后,駕駛臺指揮中心應在整個處理過程中保持對內對外通訊暢通,負責對營救行動進行調動指揮,對外進行聯絡,一旦需要立即請求外援。
4.8 后繼報告?
15 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和位置;
16 發生事故的原因和處理經過;
17 采取措施的效果;?
18 需要的援助;
19 其他事項。
5 檢查表
船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封閉場所救助的演習,演習可按照《封閉場所救助檢查表》的內容進行;在實際發生封閉場所人員救助緊急情況時應盡可能按照檢查表采取反應措施。
6 記錄
船舶將封閉場所急救緊急情況及反應措施詳細記錄在《航海日志》上,《封閉場所救助檢查表》由船長保存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