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省應急管理廳通報的一起事故在行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也為企業選擇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
在這起事故的陰影下,我們不禁反思:在挑選服務機構時,企業究竟應該看重什么?是單純的專業能力,還是更深層次的責任感和賠付能力?
針對該起事故原因,通報中特別提到: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把關不嚴。事故暴露出安全評價和標準化評審的技術服務機構業務能力不足,責任心不強,安全技術服務質量不高,致使企業一些重大事故隱患和突出問題長期存在,誤導監管決策。
△圖 山西應急管理廳
在這起事故的沉痛教訓之下,企業對于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的選擇標準必須進行深刻的重新審視。
近年來,隨著監管執法力度的加大和安全檢查的深入,使得企業安全生產面臨著更為嚴格的考驗。如今,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安評報告已不再是“黃馬褂、免死鐵券”,監管部門更加注重的是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是否完善,檢查內容是否符合要求,同時更注重企業的整改措施、體系運行是否得到真正落實、是否能夠實現有效運轉、動態管理。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對于服務機構的要求在不斷提升,服務機構不僅僅要能夠為企業提供合規的服務報告,更要注重服務效果和職業責任,真正幫助企業建立一套科學完善適宜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確保體系有效運轉充分發揮作用,讓企業從服務中受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風險。
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越來越需要具備賠付能力、敢于賠付的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從過往來看,一旦發生事故,企業往往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服務機構基本不參與事故的經濟損失補償。但從現階段安全生產管理趨勢來看,賠付能力將會是企業選擇服務機構的重要標準,誰能夠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分享成果,誰就是企業真正的伙伴。
目前,中國人壽財險等六家保險公司針對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創新推出一款職業責任保險——“安鑫保”,通過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賠償作用,助力服務機構輸出更加高效和高質量的安全風險管理服務,也讓服務機構真正具備賠付能力,敢于為企業賠付。該保險規定,服務周期內企業若發生事故,服務機構可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用于彌補企業財產損失。
“安鑫保”的保障服務,極大提升了服務機構提供安全風險管理服務的信心,推動安全風險管理行業擺脫一次性服務模式,轉向注重長期效果與持續服務的新模式,加深服務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粘性,還為企業構建了一道更加堅固的安全生產防護網,確保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穩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