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密閉空間作業的環境,首先要通過自己的了解及咨詢安全顧問了解到工作場所產生的安全隱患有哪些,因為密閉空間內部是看不到、聞不到、聽不到的空間,任何環境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到作業環境安全的轉變。因此對于該類作業環境一定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樹立良好的危險意識,正確的操作密閉空間作業安全解決方案,提前準備好應急措施,盡量避免未知的危險,以確保工作安全,在建立以上意識及方案后,密閉空間作業的人員就無需擔心作業安全問題。
在密閉空間作業環境中,受密閉空間的通風不良以及化學物理反應會對會對進入者的安全構成一定的危險。常見有可燃性氣體、有毒氣體和缺氧是密閉空間中導致傷亡的最主要因素。當同伴發現自己的隊友暈倒時,都會下意識的直接過去進行救援,但這貌似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當然,隨后的隊友也會受到密閉環境影響遭遇滅團的后果。據統計,此類現象超過59%的傷亡是由于試圖營救先進入密閉空間的遇難者。
如何建立起有效防范機制?
首先,作為企業或廠家要建立起預知的防范體系,要事先列出密閉空間可能會遇到的危險情況,做到環境監測落到實處。當然,進入密閉空間的檢測人員也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要學會使用氣體檢測儀,在進入檢測之前要對氣體檢測儀進行有效校準,對于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而言,是零點校準;對于氧氣,則需在空氣中指示20.9%。以確保氣體檢測儀的檢測數據正常,確保檢測數據的正確并具有引導意義。在檢測密閉環境時,要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化學分析意識,在進行氣體檢測取樣時,根據氣體密度特征,要先對密閉空間的周圍進行取樣,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在上風口微微打開蓋子,這樣是為了避免某些密閉空間中有可能存在高濃度的有害氣體。完全打開蓋子之前,先了解里面的情況,可以避免危險的發生。
如何檢測人員只對密閉空間周圍或上風口進行檢測取樣,那就大錯特錯了,根據氣體的物理屬性,有些氣體的密度低于空氣,而有些則高于空氣。由于密閉空間中缺少通風,不同的氣體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聚積在不同的高度。不要只在同一個高度取樣,應該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取樣。
在明確好有害氣體及密閉環境所存在的危害后,進入密閉空間的工作人員一旦進入,就需要配備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在工作中進行持續性檢查,隨著作業對密閉環境造成的影響,密閉空間內的環境曾經安全的環境隨時都有可能由于泄露、燃燒或其他因素變成危險環境,這就要緊急做好撤離密閉空間的準備。因此,頻繁取樣或連續取樣就顯得格外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