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急速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企業勞動者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入企業, 從事工業生產工作。這些勞動者大多來自比較貧困的農村, 文化知識水平偏低, 對所從事工作及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 自我保護意識薄弱, 沒有足夠的急救常識。如果企業未建立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制度, 未對這些勞動者進行必要的職業健康教育, 勞動者將會因職業健康知識的貧乏而遭受職業危害。同時, 如果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對職業健康知識了解甚少, 將會缺乏對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采取保護措施的意識和自覺性, 這也是造成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原因之一。因此, 職業健康教育對于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知識水平、職業病防護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職業健康教育在職業健康工作中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追求健康狀態已成為個人、家庭和社會所需。《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法》也規定: 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力。《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對用人單位的用工問題, 對承擔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行為做了細致的規定, 確保了工人的健康權益。工廠在生產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害因素, 規范操作規程, 配套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做好自我保護, 這是獲得健康狀態的關鍵。
(2) 職業健康教育針對職業工人接觸的特殊危害因素,制定對應防護措施, 使他們知道怎樣做才可以避免或減少職業危害。《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是針對有毒物品這一特殊危害因素制定的, 對作業場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預防、控制和消除危害做了規定。職業健康教育可結合該條例制定相應措施, 以利于接觸有毒物品職工的職業健康防護。
(3) 職業健康教育以淺顯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 使企業領導和職工掌握職業健康知識。這樣他們會自覺做好個人或集體應做的工作, 確保職業健康工作的開展。
(4) 職業健康教育形式可多樣化、形象化, 使企業領導和工人了解職業衛生及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學會如何預防事故的發生, 發生事故時如何保護自己及事故后如何運用法律維護本人權益。
職業健康教育有利于企業領導、職工明確各自的職業健康方面的權利與義務, 有利于職業健康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的順利實施與嚴格執行, 應該說是搞好職業健康工作的首要措施。
同時, 通過職業健康教育可調動勞動者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職工參與宣傳教育并主動規范自己的職業健康習慣,不僅可以保護自身健康,免遭職業病危害, 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提高生活品質、提高生產力、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均具有推動作用。還可讓勞動者了解和掌握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對勞動者實施保護的規定, 掌握所從事職業的潛在危害和應實施的保護措施,提高認識防治和預防職業危害的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 勞動者才具備行使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 從而, 進一步促進了職業健康工作的進行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