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對職工的人身起保護作用,使職工免遭或減輕各種人身傷害或職業危害。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是保障職工人身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供水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
一、目前供水企業在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1、部分職工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意識淡化。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往往忽視勞動安全保護工作,出現有意識或潛意識地重生產,重效益,輕安全。存在著勞動保護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
2、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培訓不夠,職工自我保護能力差。一些職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思想上不重視,圖省事,走捷徑,有章不循,違章現象時有發生。
3、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的監督檢查隊伍技術素質偏低。由于多數供水企業正處在改革調整階段,人員變化大,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的監督檢查隊伍不能保持相對穩定,造成現有人員缺乏勞動保護科學管理知識,技術素質偏低。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提不出意見,不會監督;整改方案聽命行政,監督不力,難以履行監督職責等等。
二、供水企業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的解決對策
1、強化職工安全意識的提高。勞動保護正確使用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依法維護。首先,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勞動保護用品以依靠職工保護職工為目標;立足依法維護就是要強化安全生產監督,要組織職工主動參與安全生產工作。其次,要充分行使《工會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授予的在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在工作中的代表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按照相關法律和條例明確的各項職責,關心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的改善情況,監督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條例在供水企業的貫徹執行情況,向職工進行安全宣傳,提高供水企業職工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的意識。
2、積極開展職工安全教育。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的監督檢查部門要積極營造重視安全生產氛圍,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一是要認真組織職工學習勞動保護的政策法規和企業有關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二是向廣大職工宣傳在生產中的勞動保護權利,在廣大職工中開展以“自己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不傷害別人”和反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教育活動,組織和發動職工尋找身邊表現突出的先進典型職工進行正面報道,同時查找安全事故隱患,查堵安全漏洞。三是動員職工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如舉辦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把廣大職工吸引到競賽中來,以賽促培訓,以賽促安全。要不斷豐富競賽內容,探索創新形式,針對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組織和發動廣大職工找差距和問題,四是將競賽與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專項檢查、季節性檢查、職工技術創新和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結合起來,與安全月活動、安全性評價、反不良習慣性違章活動結合起來,查堵安全漏洞,消滅事故于萌芽狀態,使“安康杯”競賽活動更具實效。
2、切實加強監督檢查部門自身建設。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的監督檢查部門努力強化自身建設,提高安全監督技能,提高安全檢查意識,夯實安全生產群眾基礎。創新完善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維護機制,建立以強化監督為目標的各級勞動保護責任制。不斷完善勞動保護工作網絡,努力建設一支懂政策、敢維權、善監督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隊伍。同時完善勞動保護工作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職工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維護和社會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供水企業勞動保護用品正確使用方法
1、明確勞動防護用品分類
供水企業勞動防護用品種類很多,從勞動衛生學角度,通常按防護部分分類。
⑴、頭部防護用品。為防御頭部不受外來物體打擊和其他因素危害配備的個人防護裝備,如一般防護帽、防塵帽、安全帽、防寒帽、防靜電帽、防高溫帽、防電磁輻射帽、防昆蟲帽等。
⑵、呼吸器官防護用品。為防御有害氣體、蒸汽、粉塵、煙、霧由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凈空氣,保證塵、毒污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具,如防塵口罩(面具)、防毒口罩(面具)等。
⑶、眼面部防護用品。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化學飛濺等傷害眼睛或面部的個人防護用品。如焊接戶目鏡和面罩以及防沖擊眼護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