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的診斷原則:
1、詳細詢問職業史
2、深入調查了解勞動衛生條件
3、癥狀與體征
4、實驗室檢查(接觸性指標、效應性指標)
工作有關疾病(work related disease):與工作有關,與職業病有區別的。
含義有三:職業因素為病因之一;影響健康,促使潛在疾病和已有疾病加重;改善工作條件疾病可以控制或緩解。
如礦工消化性潰瘍、建筑工人肌肉骨骼疾病。
職業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輕微的職業有害因素接觸,導致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體表的某些變化如胼胝、皮膚色素增加。
非特異性損傷:矽肺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結核病。
三酸(硫酸、硝酸、鹽酸)作業工人:上呼吸道感染增加。
工傷(事故) :企業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
健康工人效應(Healthy worker effect):職業人群處于青壯年,就業體檢篩選,較一般人群健康,總發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一般人群,這種現象叫健康工人效應。
職業性有害因素所造成的職業性損傷還應包括工傷在內;這種職業性損傷可由輕微的到嚴重的,甚至導致終身傷殘或死亡,所以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平時的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