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法》是2001年10月27日,在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二十四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從2002年5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整三年。《職業病防治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管理軌道已經鋪好,能否沿著這條軌道前行,是我們必須用行動來回答的大問題; 因為近年來,職業中毒等重大、特大事故時有發生,職業病高發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重要國情之一,這會嚴重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面臨嚴峻的職業病形勢
????一、 職業病高發
????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職業病病例數以10萬計(過去每年數以萬計)。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2004~2010)中指出,我國職業病發病情況,僅報告數、年死亡率就以10%的速度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而2002年全國GDP增長為8%,2003年,全國GDP增長為9.1%。2001年,報告新發職業病13218例,2002年新發職業病14821例。
????二、 塵肺病猛增
????目前,從醫學角度尚不能徹底根治塵肺病,塵肺病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職業病,“一旦患病,終身服藥”,只有不間斷地被動用藥物來控制病情惡化。同時,職業病給病人及家屬加重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負擔,正常人喘一口氣,病人要喘六口氣,“活死人”、“半條命”是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從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變成了社會財富的消耗者甚至旁觀者。我國是世界上職業病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而塵肺病就占職業病發病總數的80%左右,相當于全球其它國家塵肺病的總和。據有關方面統計,2001年新增塵肺病10505例 ,占當年新增職業病數的79.5%;2002年,新增塵肺病12248例,占新增塵肺病總數的82.6%。塵肺病成了職業病的高發病種,且愈演愈烈,所占比例連年攀升,從“七五”期間的(1996年)最高比例只有69.7%,升至現在的80%以上。目前,我國塵肺病人累計近60萬例,已死亡13萬多例,每年因塵肺病死亡約幾千人,現有肺病人44萬余例,還有近60萬的疑似塵肺病例。
????三、 有毒有害場所點多面廣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有害作業的企業有50萬個,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有2500萬人。按照全國總工會的調查統計,問題還要嚴重得多,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達3380萬人,占工業企業職工人數的30%左右。另外,全國有1000萬工人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其中約有1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疾病。每年發生中毒事故數百起。僅四川省就有職業危害場所十余萬個,涉及職工百萬余人,作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600余種。
????四、損失驚人
????在職業病面前,只有黑心老板是贏家,職業病患者和國家都是輸家。據有關調查表明,每個塵肺病人的年診療費達1.2萬元以上,這只是直接的損失,按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是1:10的慣例計,年損失達12萬。如果僅僅按100萬塵肺病人計算,間接損失高達1200億人民幣,相當于我國2003年GDP(116694億元)的1%以上。
????存在的問題
????一、 職業病的高發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不可否認,職業病發病有潛伏期,客觀上擴大了職業病范圍,職業病從9類99種增加到現在的10類115種,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但《職業病防治法》已頒布實施三年,職業病發病率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職業病中有些病種,如塵肺病發病率持續上升,值得我們深思。
????二、 工傷保險待遇難于落實
????一方面職業病屬于工傷,按常理,患職業病就應該享受工傷待遇;另一方面職業病患者享受工傷待遇又如此艱難,出現了如此尷尬的局面。無論是《職業病防治法》,還是《工傷保險條例》都明確規定職業病屬于工傷,職業病享受工傷待遇,由于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職業病史檔案等種種原因,致使職業病患者的工傷保險待遇難于真正落到實處。
????三、 違法現象嚴重
????一是職業衛生“三同時”執行不理想。職業衛生“三同時”是源頭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的有效辦法,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沒有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四川建設工程中衛生部門參與設計審查的僅為12.6%,參與竣工驗收的為34.5%。法律明令禁止的“三合一”(生產、生活和倉庫在一起)作坊式企業,在某些地方以“優化投資環境”為由繼續存在。
????二是建立“兩檔”步履艱難。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是有效的職業防治管理措施,同時也是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定義務。特別是被勞動者視為“保護神”的健康監護檔案,記載了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重要信息,是勞動者患職業病后獲得職業病待遇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是“告知”事項處于空白。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現實中不少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小型企業云霧是訂立的勞動合同不規范,有的企業甚至不愿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再加上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跟不上,致使職工不知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擴大了職業危害的影響范圍。
????四是不提供防護用品。有的企業要求勞動者個人自備職業病防護用品,有的防護用品不合規范,不符合標準,有的企業干脆只是發放簡單的口罩和手套,不能有效預防職業危害,作為最后一道防線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失去應有的作用。
????五是通風設施欠缺。很多職業病與呼吸有密切的聯系,長期接觸有毒有害氣體而導致職業病。比如塵肺病就是因為累積吸入粉塵而發生的以肺部進行性纖維組織增生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有的用人單位為降低成本,以犧牲職工健康來獲取。
????六是健康檢查不落實。有的企業認為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進行體檢是“奢侈”,更不用說上崗前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了。
????幾點建議
????有人說,《職業病防治法》是勞動保護法律法規中執行得最不好的一部,話不一定對,但說明現實情況與法律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法律制定得再好,不落實就是一紙空文。
????一、 要高度重視職工身體健康
????職業衛生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職工切身利益,事關人權狀況的改狀況。堅持執政為民,就必須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就必須嚴把職業衛生市場準入關,淘汰落后的生產力,發展先進生產力,徹底改變職業危害嚴重的不利局面。
????二、 乘勢而上,加快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進程
????2002年,河北省白溝鎮箱包加工企業、北京某包裝制品企業和浙江溫嶺市制鞋企業相繼發生苯中毒事件,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中央領導多次指標,要嚴肅追究責任,嚴肅處理。2003年,福建省仙游縣發生外來務工人員60人患塵肺病的事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門做出批示:要嚴肅執行,對不顧工人死活的企業要依法追究責任,公開通報,以儆效尤。隨后,衛生部等9家單位開展了“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的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整頓工作”。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氯氣泄漏和爆炸事故,導致9人死亡,15萬人緊急大疏散,溫家寶對此事故做出4點指示,黃菊等有關領導也作了批示。我們要以這些事件為警戒,營造“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職業病防治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失去和促進《職業病防治法》的貫徹與落實。
????三、加強調查研究,切實維護職工健康合法權益
????誰也不愿患職業病,患了職業病要享受職業病待遇是患者最低的要求。有關方面必須依法督促用人單位落實患者的職業病待遇。同時,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工作中的難點和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通過各種形式,比如司法解釋等,真正落實職業病患者的工傷保險待遇。職業病患者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在法
????面臨嚴峻的職業病形勢
????一、 職業病高發
????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職業病病例數以10萬計(過去每年數以萬計)。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2004~2010)中指出,我國職業病發病情況,僅報告數、年死亡率就以10%的速度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而2002年全國GDP增長為8%,2003年,全國GDP增長為9.1%。2001年,報告新發職業病13218例,2002年新發職業病14821例。
????二、 塵肺病猛增
????目前,從醫學角度尚不能徹底根治塵肺病,塵肺病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職業病,“一旦患病,終身服藥”,只有不間斷地被動用藥物來控制病情惡化。同時,職業病給病人及家屬加重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負擔,正常人喘一口氣,病人要喘六口氣,“活死人”、“半條命”是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從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變成了社會財富的消耗者甚至旁觀者。我國是世界上職業病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而塵肺病就占職業病發病總數的80%左右,相當于全球其它國家塵肺病的總和。據有關方面統計,2001年新增塵肺病10505例 ,占當年新增職業病數的79.5%;2002年,新增塵肺病12248例,占新增塵肺病總數的82.6%。塵肺病成了職業病的高發病種,且愈演愈烈,所占比例連年攀升,從“七五”期間的(1996年)最高比例只有69.7%,升至現在的80%以上。目前,我國塵肺病人累計近60萬例,已死亡13萬多例,每年因塵肺病死亡約幾千人,現有肺病人44萬余例,還有近60萬的疑似塵肺病例。
????三、 有毒有害場所點多面廣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有害作業的企業有50萬個,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有2500萬人。按照全國總工會的調查統計,問題還要嚴重得多,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達3380萬人,占工業企業職工人數的30%左右。另外,全國有1000萬工人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其中約有1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疾病。每年發生中毒事故數百起。僅四川省就有職業危害場所十余萬個,涉及職工百萬余人,作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600余種。
????四、損失驚人
????在職業病面前,只有黑心老板是贏家,職業病患者和國家都是輸家。據有關調查表明,每個塵肺病人的年診療費達1.2萬元以上,這只是直接的損失,按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是1:10的慣例計,年損失達12萬。如果僅僅按100萬塵肺病人計算,間接損失高達1200億人民幣,相當于我國2003年GDP(116694億元)的1%以上。
????存在的問題
????一、 職業病的高發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不可否認,職業病發病有潛伏期,客觀上擴大了職業病范圍,職業病從9類99種增加到現在的10類115種,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但《職業病防治法》已頒布實施三年,職業病發病率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職業病中有些病種,如塵肺病發病率持續上升,值得我們深思。
????二、 工傷保險待遇難于落實
????一方面職業病屬于工傷,按常理,患職業病就應該享受工傷待遇;另一方面職業病患者享受工傷待遇又如此艱難,出現了如此尷尬的局面。無論是《職業病防治法》,還是《工傷保險條例》都明確規定職業病屬于工傷,職業病享受工傷待遇,由于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職業病史檔案等種種原因,致使職業病患者的工傷保險待遇難于真正落到實處。
????三、 違法現象嚴重
????一是職業衛生“三同時”執行不理想。職業衛生“三同時”是源頭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的有效辦法,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沒有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四川建設工程中衛生部門參與設計審查的僅為12.6%,參與竣工驗收的為34.5%。法律明令禁止的“三合一”(生產、生活和倉庫在一起)作坊式企業,在某些地方以“優化投資環境”為由繼續存在。
????二是建立“兩檔”步履艱難。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是有效的職業防治管理措施,同時也是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定義務。特別是被勞動者視為“保護神”的健康監護檔案,記載了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重要信息,是勞動者患職業病后獲得職業病待遇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是“告知”事項處于空白。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現實中不少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小型企業云霧是訂立的勞動合同不規范,有的企業甚至不愿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再加上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跟不上,致使職工不知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擴大了職業危害的影響范圍。
????四是不提供防護用品。有的企業要求勞動者個人自備職業病防護用品,有的防護用品不合規范,不符合標準,有的企業干脆只是發放簡單的口罩和手套,不能有效預防職業危害,作為最后一道防線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失去應有的作用。
????五是通風設施欠缺。很多職業病與呼吸有密切的聯系,長期接觸有毒有害氣體而導致職業病。比如塵肺病就是因為累積吸入粉塵而發生的以肺部進行性纖維組織增生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有的用人單位為降低成本,以犧牲職工健康來獲取。
????六是健康檢查不落實。有的企業認為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進行體檢是“奢侈”,更不用說上崗前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了。
????幾點建議
????有人說,《職業病防治法》是勞動保護法律法規中執行得最不好的一部,話不一定對,但說明現實情況與法律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法律制定得再好,不落實就是一紙空文。
????一、 要高度重視職工身體健康
????職業衛生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職工切身利益,事關人權狀況的改狀況。堅持執政為民,就必須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就必須嚴把職業衛生市場準入關,淘汰落后的生產力,發展先進生產力,徹底改變職業危害嚴重的不利局面。
????二、 乘勢而上,加快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進程
????2002年,河北省白溝鎮箱包加工企業、北京某包裝制品企業和浙江溫嶺市制鞋企業相繼發生苯中毒事件,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中央領導多次指標,要嚴肅追究責任,嚴肅處理。2003年,福建省仙游縣發生外來務工人員60人患塵肺病的事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門做出批示:要嚴肅執行,對不顧工人死活的企業要依法追究責任,公開通報,以儆效尤。隨后,衛生部等9家單位開展了“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的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整頓工作”。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氯氣泄漏和爆炸事故,導致9人死亡,15萬人緊急大疏散,溫家寶對此事故做出4點指示,黃菊等有關領導也作了批示。我們要以這些事件為警戒,營造“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職業病防治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失去和促進《職業病防治法》的貫徹與落實。
????三、加強調查研究,切實維護職工健康合法權益
????誰也不愿患職業病,患了職業病要享受職業病待遇是患者最低的要求。有關方面必須依法督促用人單位落實患者的職業病待遇。同時,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工作中的難點和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通過各種形式,比如司法解釋等,真正落實職業病患者的工傷保險待遇。職業病患者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