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我國內蒙、寧夏、青海、河北、山東、東北等農牧區較多發病。人接觸患炭疽病的牛、馬、羊、豬、駱駝等病畜、死畜或污染炭疽芽孢的皮、毛、糞、土等受感染后發病。臨床表現高熱、皮膚潰瘍及焦痂,亦可引起肺炎、腸炎或敗血癥。
【臨床診斷要點】
一、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在農牧區多見,以6-9月份多發季節,主要患病人員如畜牧、飼養、皮毛、屠宰、獸醫等,多與病畜及其皮毛密切接觸有關。
二、臨床資料
本病潛伏期3-5天,短的數小時,長達10余天,隨感染途徑不同而異。
(一)皮膚炭疽
多見頭、面、頸、上肢、下肢等暴露部位,一般只有一個病灶,開始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或斑疹,數小時后頂部變為棕黑色血泡,周圍水腫,3-4日出現血性壞死,5-7天壞死區形成潰瘍,分泌物結成黑色痂,后愈合成疤。
(二)肺炭疽
不明原因的寒戰、發熱、呼吸困難、氣急、紫紺、咳嗽、咯血樣痰、胸痛、常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三)腸炭疽
初期乏力、頭昏、頭痛、寒戰、發熱、繼而劇烈嘔吐,呈血性嘔吐物,同時腹痛、腹瀉血樣便。病人常于2-3日內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以上三種類型嚴重者均可并發炭疽性腦膜炎,預后差。
三、實驗室診斷:
(一)病人分泌物、嘔吐物、糞、痰、血液及腦脊液涂片檢查可檢出革蘭氏陽性兩端平齊的大腸桿菌或分離到炭疽桿菌。
(二)血清抗體陽性。
【傷殘等級與勞動能力喪失程度評定】
一、皮膚炭疽后形成頭面頸等暴露部位疤痕組織。當面部有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評傷殘六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二、頦、頸部粘連畸形,影響頸部活動,評傷殘七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三、鼻或面頰部有大于8平方厘米或三處以上大于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評傷殘八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四、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它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評傷殘九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鼻、面頰部有明顯畸形或大于3平方厘米增生性瘢痕,或頸部瘢痕畸形者。
五、鼻或面頰部有大于1平方厘米增生性瘢痕;面部輕度異物色素沉者或脫失,評傷殘十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六、炭疽性腦膜炎、腸炎、肺炎所引起的中毒性死亡,按綜述有關內容進行賠償。
七、炭疽性腦膜炎致中樞神經系統傷殘,可參見其他有關內容評殘。
八、炭疽性肺炎,根據肺功能損傷情況,參見職業中毒有關內容進行評定。
【臨床診斷要點】
一、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在農牧區多見,以6-9月份多發季節,主要患病人員如畜牧、飼養、皮毛、屠宰、獸醫等,多與病畜及其皮毛密切接觸有關。
二、臨床資料
本病潛伏期3-5天,短的數小時,長達10余天,隨感染途徑不同而異。
(一)皮膚炭疽
多見頭、面、頸、上肢、下肢等暴露部位,一般只有一個病灶,開始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或斑疹,數小時后頂部變為棕黑色血泡,周圍水腫,3-4日出現血性壞死,5-7天壞死區形成潰瘍,分泌物結成黑色痂,后愈合成疤。
(二)肺炭疽
不明原因的寒戰、發熱、呼吸困難、氣急、紫紺、咳嗽、咯血樣痰、胸痛、常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三)腸炭疽
初期乏力、頭昏、頭痛、寒戰、發熱、繼而劇烈嘔吐,呈血性嘔吐物,同時腹痛、腹瀉血樣便。病人常于2-3日內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以上三種類型嚴重者均可并發炭疽性腦膜炎,預后差。
三、實驗室診斷:
(一)病人分泌物、嘔吐物、糞、痰、血液及腦脊液涂片檢查可檢出革蘭氏陽性兩端平齊的大腸桿菌或分離到炭疽桿菌。
(二)血清抗體陽性。
【傷殘等級與勞動能力喪失程度評定】
一、皮膚炭疽后形成頭面頸等暴露部位疤痕組織。當面部有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評傷殘六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二、頦、頸部粘連畸形,影響頸部活動,評傷殘七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三、鼻或面頰部有大于8平方厘米或三處以上大于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評傷殘八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四、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它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評傷殘九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鼻、面頰部有明顯畸形或大于3平方厘米增生性瘢痕,或頸部瘢痕畸形者。
五、鼻或面頰部有大于1平方厘米增生性瘢痕;面部輕度異物色素沉者或脫失,評傷殘十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六、炭疽性腦膜炎、腸炎、肺炎所引起的中毒性死亡,按綜述有關內容進行賠償。
七、炭疽性腦膜炎致中樞神經系統傷殘,可參見其他有關內容評殘。
八、炭疽性肺炎,根據肺功能損傷情況,參見職業中毒有關內容進行評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