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企業具有點多、線長、面廣、量大、流動分散、情況復雜的顯著特點,且隨著道路運輸需求的旺盛、公路運輸網的加密、道路運輸車輛的大幅增加、駕駛員新手猛增,道路交通事故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于高發期,盡管國家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采取種種措施來遏制這種局面,但這種局面在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觀,重大惡性事故屢見不鮮。道路客運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國家不斷提高事故賠償數額,事故的成本逐漸增加;行業主管部門逐步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事故引發的損失無法估量,一次事故可能使一個企業負債累累、甚至破產、倒閉,道路客運發展到了“成本高、收益低、風險大”窘境。此種情況下,抓好安全管理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為明顯。影響行車安全的因素很多,大部分從事故預防著手,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抓好駕駛員安全教育、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強化車輛運行動態監控、提高駕駛員應急處置能力等方面的工作至為關鍵,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大幅提升行車安全管理的本質安全水平。
一、強化駕駛員安全教育,竭力提高安全意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抓好行車安全教育,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駕駛員管理是我們安全管理的最關鍵的因素,據統計,90%的事故與駕駛員有直接關系,許多事故表面上是違章操作,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匱乏。而在很長時期內的駕駛員管理中,普遍存在著重駕駛技能、輕安全理念的情況。在許多人的潛意識里,駕駛技術好基本就等于百分之百行車安全。假如我們投入與重視駕駛技能同樣的物力、精力,我們的安全管理就不是目前的局面。
駕駛員教育現狀:
目前的駕駛員安全教育存有誤區,重形式輕效果、例行公事、敷衍了事,許多駕駛員對安全教育不以為然,草草的在教育記錄上簽字,而對教育內容一無所知,安全教育的作用甚微,出現這種情況,一則現行的安全教育本身形式簡單、內容單一,甚至只是簡單的說教,沒有形成濃厚的安全教育氛圍;二則駕駛員缺乏對安全教育的正確認識,盲目自信,總認為我自己開車,我心中有數,用不著你多說,我自己知道該怎么辦,對安全教育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應對措施:
1.加大安全教育投入,改善安全教育的場所、設施、設備。我們現在的安全教育工具還處于一張紙、一支筆、一張嘴的原始狀態,必須徹底改變這種狀況,顯示出對安全教育的足夠重視,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光、電、傳媒,對現有的安全教育設備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感性直觀的模式,創造出濃厚的安全教育氛圍。
2.豐富安全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針對性。不能一味的宣傳政策、傳達文件等枯燥無味的說教,而要結合季節特點,搜集安全行車常識、典型事故案例等教育材料,制作成圖文并茂、易產生興趣、便于理解的宣傳資料,調動駕駛員的興趣和積極性,從思想上認可、接受、從行為上愿意學習,自覺改變不安全行為,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安全教育應看作是安全生產管理的一個重要過程,而不能是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走過場,不能只為了完善基礎資料,而應當做傳播交通安全信息、培養安全理念的關鍵點。
3.安全教育人員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教育材料翔實,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便于理解,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說著有理,聽者用心,建立良好互動式的溝通渠道,嚴禁空泛單一、言之無物的說教式的教育形式。
4.為保證教育效果,對駕駛員應即時考核,嚴防安全教育走形式,考核結果應作為“爭先創優”、日常考評、駕駛員分類的依據,引起駕駛員的足夠重視,使之按時接受教育,自覺提高安全意識。
二、始終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
車輛技術狀況是駕駛員行車安全的物質基礎,良好的車況是安全行車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車況的好壞決定了車輛的可靠性和操縱穩定性,車況太差如制動失效、轉向失靈或前輪爆胎都極有可能引發交通事故。據統計,28%的行車事故與車輛技術狀況有直接的關系。車輛技術狀況與行車安全有著莫大的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1.可避免性。只要我們按時保養,按規程操作,按程序檢驗車況,及時消除隱患,就可始終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杜絕因機械事故而造成行車事故的發生。
2.突發性。車輛的零部件磨損或總成的工作壽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果駕駛員不仔細體察,不按時維護車輛、檢查車況,磨損到一定程度會在瞬間爆發,毫無思想準備。
3.惡劣性。大多數的機械事故發生在工況惡化,如速度高、轉彎、受力大等情況下突然發生,駕駛員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控制車輛,而導致碰撞、翻車等車毀、人亡惡性事故發生。
車況把關的現狀。
現行的車輛維護措施有:日常維護、一日三檢、出入庫檢查、一級維護、二級維護、交通部門強制維護、公安交警車輛年審等環節都能起到車況把關的作用,可以說是制度健全、措施全面,層層把關。但在實際的車輛運行中,因轉向失靈、制動失效、輪胎爆裂等惡性行車事故仍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一是車輛維護、車況檢查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二是查出的隱患得不到及時消除;三是對車況檢驗的監督檢查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經營業戶、駕駛員、車輛管理人員抱有僥幸心理,不能真正認識到車況惡化的危害性。
應對措施:
1.加強對承租業戶、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充分利用感觀性強的宣傳材料,諸如直拉桿球頭脫落、制動失效、前輪爆裂的視頻,增強對車況惡化危害性的認識,消除僥幸心理,督促其按時進行車輛保養,積極配合對車況的檢驗,能從細微處著手,把各種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強對車輛檢驗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和技術培訓,按照檢驗項目逐項檢驗,做到不漏項;嚴格落實檢驗技術標準,確保檢驗質量;加強檢驗人員責任心教育,嚴防檢驗走過場,虛開、亂開合格證等違規情況發生,確保能發現隱患、不放過隱患、隱患能得到及時整改,踏踏實實做好車輛安全技術狀況把關工作。
3.利用科技手段,逐步改進檢驗工具、設備、設施。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到車上,安全運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車輛檢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車況檢驗也應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單純利用簡陋的工具,只憑經驗來判斷車況難以滿足安全運行的要求,與時俱進,在車況檢驗項目、精確度、深度不斷進步,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因車況惡化引發行車安全事故的發生。
4.必須對車況安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充分利用各種形式、方式如“四位一體聯管聯控”、“三位一體”、不定時抽查對車輛強制維護、年審、出入庫檢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要落實責任人,追究責任,層層把關,嚴防車輛帶病上路。禁止對車檢人員放任自流,監督失控現象,確保車況檢驗工作質量。
三、強化車輛動態監控力度。
車輛GPS 監控裝置是高科技手段在車輛運行上的應用,可監督車輛的超速、私自運行、不按規定時間運行、疲勞駕駛等不安全行為,對實現時時安全監控到位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如能充分發揮GPS的監控作用,能及時糾正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預防并減少各種事故的發生。
GPS監控現狀。
現階段,由于駕駛員安全素質較低、監控設備技術上的局限性等原因,GPS的推廣使用上不盡如意,設備故障率較高、數據傳輸不盡準確、存在有人為干擾因素,監控作用大打折扣,主要表現在:
1.長途班線客運和旅游包車是違規行為的重發地,也是監控的重點對象,為了逃避監控,駕駛員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對設備動手腳,如斷電不在線、屏蔽信號等人為故障,使監控失去作用。設備故障和人為故障難以區別,且容易操作,成為GPS 監控管理的難點。此種情況在短途城鄉線上較為少見。
2.現行的GPS 考核規定中,在超速違規界定方面意見不盡統一,實際操作難度較大。根據多數駕駛員的反映,車輛違規超速大多發生在超車、下坡路段,特別在高速路上短時超速不可避免。很多長途客車承租業戶反映,嚴格執行集團公司的監控管理規定,車輛油耗明顯上升,下坡不敢滑行,發現超速還立即點剎車,不能實現節油,也是逃避監控的原因之一。
3.集團公司在GPS監控管理及考核處罰方面是比較嚴格、且嚴厲,但目前,各大運輸企業在監控管理上執行尺度不一,駕駛員也有很多怨言,造成監控管理的被動。監控違規處罰越嚴厲,對立情緒越嚴重,人為故障也越多,易陷入惡性循環局面。GPS 監控管理有個探索、摸索過程,需要個時間段,鑒于目前的管理環境和技術局限性,易采取適中、漸進的管理方式。
應對措施。
1.強化GPS 監控人員的技術培訓。目前GPS 監控設備的故障率較高,監控公司人手緊,設備故障得不到及時處理,致使車輛動態運行監控無法正常進行。加強對基層單位GPS 監控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既能做好車輛運行的監督管理,亦能熟知設備的原理、構造,對一般故障能及時、有效的處理,也有利于鑒別人為故障和正常設備故障。
2.重點查處對監控設備進行人為破壞的違規行為。個別駕駛員,特別是長途高速客車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利用設備的技術局限性,經常對設備采取措施,手法較隱蔽,人為故障和正常故障難以區別。應采取上路不定時抽查或隨車實地調查等形式,徹底查清故障類型,祛除駕駛員的自作聰明和僥幸心理。
3.對屢教不改、違規嚴重的行為嚴肅處理。個別駕駛員無視監控管理規定,置調度命令于不顧,長時間、高速度運行,形成嚴重的行車隱患,對于此類違規行為,必須按監控管理規定從重處理。
四、提高駕駛員應急處置能力。
開車時會遇到很多問題,且很多事情是在預料之外的,重要的是知道在緊急情況下該怎么做,應急駕駛行為往往發生在一、兩秒之內,他們的反應將直接導致事故的是否發生或事故的輕重,應急操作是駕駛員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制動失效、轉向失靈、前輪爆胎、車輛側滑、車內起火等在行車中并不少見,由此造成的惡性、重大事故屢見不鮮,關鍵在于駕駛員的操作適當與否。
首先,駕駛員把握好緊急處理的原則:
1、要保持鎮定。駕駛員頭腦應冷靜,迅速判明情況,采取正確的措施,千萬不要慌亂。
2.要先顧人后顧物。采取任何措施的前提是首先保證人員的安全。
3.要選輕就重。要選擇損失或危害較輕的處理方式,避開損失或危害較大的一方。
4.要先轉向后制動。要先顧及轉向,然后再進行制動,以免使車輛失去慣性力。
其次,駕駛員要掌握緊急情況下的理論知識,了解、熟悉緊急狀態下的有關規律,掌握車輛的性能和局限,以及自身的能力和限制,并作出正確的判斷。
最后,為駕駛員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模擬各種緊急情況,鍛煉駕駛員的心態,把應急理論知識和操作實踐,車輛的速度、轉向、制動有機融合起來,切實提高駕駛員應急操作水平。
“車禍猛如虎”!我們應時刻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切實把握好可掌控的因素:駕駛員、車輛技術狀況,從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方面入手,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式、方法,逐步把高科技運用到行車安全中,全面提升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