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1.85億輛,駕駛人超過2億人。龐大的駕駛族群,不安全的駕駛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頻發,傷亡慘重。美國對75000件傷亡事故的統計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為所導致的事故占88%,國內外的研究資料也表明,由駕駛員直接責任造成的交通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70%-90%。因此怎樣有效控制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最大限度的減少交通事故,達到安全行駛的目的,是進一步落實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工作,也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監管重點。
駕駛員不安全行為主要有:1、超速、超載、超時疲勞駕駛。2、彎道行駛占線、超速、不鳴號。3、違章超車。4、越線占道行駛。5、逆向行駛。6、高速公路不按規定車道行駛、不按規定停放車輛、上下旅客。7、酒后駕駛。8、行駛中接、打手機或與人交談。9、行駛中抽煙、撿拾物品。10、穿拖鞋駕駛。11、視力不好、反應慢、身體狀況不佳繼續駕駛。12、安全防范意識差、駕駛過程中抱僥幸心理冒險行駛、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觀察不及時不仔細等等。這些不安全行為容易引發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其結果往往是車毀人亡,損失慘重。
分析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一是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問題和心理、生理因素,二是道路運輸企業監督和管理不到位。運用技術手段加強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監管和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能有效減少和控制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實現控制事故的發生,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網絡電子技術和安全人機工程的運用給道路運輸企業控制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發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為企業更好地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供了保證。
一、創新安全培訓及考核檢測方法,落實企業培訓考核主體責任
1、動漫駕駛游戲技術運用
通過對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駕駛員安全意識,控制、消除駕駛員不安全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本人多年在運輸企業從事安全管理的經驗以及最近走訪調查多個道路交通運輸公司100多名駕駛員,90%的駕駛員都對目前采取的“填鴨式”、“說教式”等老一套培訓教育方式深感厭倦,沒有興趣,根本不想聽,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課程聽完了知識空虛了,根本沒有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因此盡快改變駕駛員教育、培訓方式,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全新的教育培訓模式,讓駕駛員想學、愿學、樂學,是現代職業駕駛員教育、培訓的重要課題,也是新形勢下道路交通運輸企業為進一步履行主體責任要深入思考的。
隨著我國動漫軟件開發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為我國安全科研機構研究開發汽車駕駛動漫游戲軟件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運用動漫游戲軟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具有生動活潑、形象具體、寓教于樂的特點,可以讓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經咨詢相關軟件開發公司,目前這套軟件的開發資金大約需要一百萬元左右,相關科研機構可以申請國家安全科技立項,得到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結合交通運輸企業實際研究開發這套軟件,將這套軟件首先用于風險較大的公路客運企業和危險品運輸企業駕駛員日常教育培訓課程,把事故案例和法律、法規、交通安全知識全部以動漫的方式表現出來,設置駕駛員為主要角色參與整個游戲過程的功能,比如:在游戲中按照駕駛員安全操作規程或者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來設置場景,當駕駛車輛轉彎有違章違法行為電腦就會語音提醒:您的駕駛行為違反了安全操作規程某某條款,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幾條第幾款的規定,很危險,極易導致事故發生,請立即改變此錯誤危險的行為習慣,或者只要有不安全駕駛行為游戲自動停止并且語音提示你是不安全行為人,立即淘汰出局等等,這樣就可以使駕駛員的教育培訓變得生動活潑并且產生很好的互動效果,使駕駛員在寓教于樂的輕松氛圍中自覺的接受安全知識的教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的不安全駕駛行為習慣,保障實際駕駛過程中的安全。
2、汽車駕駛模擬器技術運用
道路交通運輸企業駕駛員的日常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效果最終要落實到駕駛員的每一個駕駛行為上,如果不能提前發現駕駛員存在有習慣性的不安全行為和意識,將存在很大風險,檢驗駕駛員培訓實際效果,控制駕駛員不安全行為,最理想的就是能夠在駕駛員上崗駕駛之前就發現問題并且予以及時糾正,但是目前大部分道路交通運輸企業考察駕駛員實際駕駛技能都是通過審核駕駛資格取得時間和相關駕駛經歷證明,并且通過企業安全管理人員上車跟隨觀察駕駛員駕駛一段路來判斷駕駛員的駕駛技能是否熟練,通過本人多年來在道路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實踐以及對多個運輸企業的考察,交通運輸企業目前的考察方法無法全面考察和發現駕駛員在所有路況和各種不同氣象條件下、其他復雜情況下是否具備符合要求的駕駛技能,是否具有不安全駕駛行為和傾向,而且由于各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的差異,對駕駛員的實際駕駛技能和水平的考察很可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樣較為全面而又經濟的來解決駕駛員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水平檢驗,提前控制、糾正駕駛員的不安全駕駛行為呢?目前較為有效的辦法是使用汽車駕駛模擬器,駕駛模擬器是一種駕駛訓練的教學設備。它利用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營造一個虛擬的駕駛訓練環境,人們通過模擬器的操作部件與虛擬的環境進行交互,汽車駕駛模擬器幾乎完全“克隆”真實駕駛環境,適時規范駕駛者的操作,汽車駕駛模擬器目前市場價格在8000元左右,即使重新加以改進以適應交通運輸企業使用價格也就是幾萬元左右,是普通運輸企業都可以承擔的,因此交通運輸企業應該把汽車駕駛模擬器作為評價駕駛員理論培訓效果的重要技術檢驗輔助手段之一,能夠在駕駛員培訓之后上崗之前較為全面的檢驗其安全意識提高程度和駕駛技能水平、不安全駕駛行為情況。目前交通運輸部雖然是把汽車駕駛模擬器作為《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戶開業條件》之一,作為駕校指定專用設備。但有關部門仍有必要考慮制定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大中型運輸企業也使用此項先進技術設備,作為駕駛員不安全意識、行為的控制、糾正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以促進企業落實安全教育培訓責任。也可以由相關部門結合駕駛員從業資格的審驗,制定政策要求道路交通運輸企業駕駛員在從業資格到期審驗時必須到駕校進行此項培訓考核,經考核合格的,準予上崗駕駛車輛,通過企業和運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來持續糾正、控制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強化駕駛員正確的駕駛行為習慣,達到安全駕駛的目的,從而提高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有效性。
3、駕駛適應性檢測技術的運用
駕駛適應性是職業適應性的一種,是指駕駛員安全、有效地駕駛汽車所必須具備的生理、心理素質的最低特征,其測評主要是采用心理學、醫學和計算機檢測手段,通過建立駕駛員適應性檢測系統,來檢測和評價駕駛員所具備的完成駕駛工作的素質和能力。我國在2001年就建立了交通部行業標準《職業汽車駕駛員適宜性檢測評價方法》(JT/T442-2001) ,為全面掌握駕駛員生理、心理狀況,進一步加強駕駛員管理,更好的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交通運輸企業應積極與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聯系,率先在交通運輸企業啟用該檢測技術,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盡快制定政策措施使今后所有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及危險品運輸企業的新上崗職業駕駛員通過此項標準全面檢測和評估駕駛適應能力。便于運輸企業和各級道路運輸管理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對不同生理、心理狀況駕駛員的管理,從而保障道路交通運輸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