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按照國家安監總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省各級安監部門和各類化工企業認真落實“兩個主體”責任,嚴格實施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扎實推進危險工藝自動控制改造,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在全省化工行業快速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保持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的總體穩定。但是,全省化工裝置檢維修作業環節的事故呈多發勢頭,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約占全部化工行業和危險化學品事故的40%以上。特別是2011年11月19日,山東新泰聯合化工有限公司尿素車間在檢修三聚氰胺生產裝置的道生油冷凝器過程中發生重大爆燃事故,造成15人死亡、4人受傷,傷亡損失慘重,社會影響很大。分析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化工企業對檢維修作業環節的安全生產重視不夠,檢維修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作業規范執行不嚴格,對外來檢維修施工隊伍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化工裝置檢維修作業,危險性高,風險大,作業人員密集,一旦處置不當或出現異常,極易引發重特大事故,歷來是化工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的高發環節。對此,各級安監部門和各類化工企業要高度重視,把檢維修作業環節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安全。
??? 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有效遏制檢維修環節的事故發生,推動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根據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山東新泰聯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19”重大爆燃事故情況的通報》(安監總管三〔2011〕181號)要求,現就加強化工裝置檢維修作業環節安全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一、建立健全和落實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全省所有化工企業都要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健全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內容的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檢維修的組織機構,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有關部門和人員的安全職責,明確設備大修、中修、小修和裝置(系統)停車檢修的范圍和時間要求,檢維修計劃的制定,檢維修方案(范圍、程序、進度、質量和安全措施等)的制定,作業前的風險分析,作業安全許可,作業安全條件的檢查確認,檢維修隊伍的組織、指揮、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訓,外來檢維修施工隊伍的管理,檢維修臺賬管理以及安全規程制(修)訂等。要建立并嚴格執行檢維修作業監督檢查和考核獎懲機制,確保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有效落實。
??? 二、嚴格執行各項作業安全規范。檢維修作業中,凡涉及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破土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斷路作業、吊裝作業、抽堵盲板作業等危險作業的,有關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作業安全規范的標準規定,對危險作業實施許可管理,按規定程序進行作業許可證的會簽、審批和管理,明確作業負責人、作業人、監護人、審批人的安全職責,保證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各類危險作業和各種設備、設施檢維修安全規程,確保安全隔絕、清洗、置換、通風、監測、用電、監護、搶救等安全措施的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