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關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2008年12月13日,專門組織召開了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座談會,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繼續加強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
近年來,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發展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基礎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安全形勢取得了進一步好轉,但是中央企業較大危險化學品事故還時有發生,安全問題已成為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業發展中的切膚之痛,作為中央危險化學品企業管理者,應該重視安全工作,把安全管理提升為安全文化。
安全生產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對企業設計的根本要求;是保護社會生產力,使之能正常生產,保護生產關系,使員工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長期的安全生產為人們帶來幸福、社會穩定、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的發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長期安全生產過程中,人們可能萌生輕視、忽視、藐視安全生產的思想的現象。因此,應正確認識掌握安全生產的規律,意識到事故條件隨時可能形成,因此應長期保持高度警惕,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就要加強對企業干部(班組長以上)進行安全教育,其目的是使其獲得科學的、穩定的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決策能力。即自覺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能力;在緊急、危險、關鍵時刻能夠正確處置的能力;在各項工作中對影響安全因素的預見能力;在規章制度無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作出有利于安全生產決策的能力。當然也要加強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其目的是使其獲得長期、穩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規程操作,不違章作業。
安全管理應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全員管理,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企業干部必須實施安全管理,這是法律責任賦予的要求;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安全管理,這是每一個員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領導干部必須模范執行安全管理制度,這是素質的表現。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的原則、方針、政策等,除少數情況外,一般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顯現優劣、成效。安全生產是各方面長期努力的結果,發生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總暴露。
安全管理,首先要管人,最根本的也是人。沒有高素質的員工,即使有更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好的安全設施也不能確保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企業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生產特點,這些都給安全管理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只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及時有效地應對這些不穩定因素,確保對安全生產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安全生產需要諸多因素的協調才能實現,而在眾多的因素中,人是決定性因素,人的意識、行為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隨時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人有了強烈的安全意識,可以主動避險和自防,主動排除物的不安全狀態。縱觀安全事故的發生,絕大多數都是人為的,即使是意外事故,如果對其偶然性也有相應的預防措施,也完全可以避免。
中央危險化學品企業要重視企業安全文化的培養和建設,所謂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的價值觀、信念、理想、最高目標、傳統、風氣、行為準則的復合體。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質文化,是指安全設施、裝備所體現出來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價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種規章制度及條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這是安全文化最高層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隊伍的意識、觀念、道德、目標、精神風貌等構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內涵。從一定意義上說,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件事關企業盛衰興亡的大事,它直接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也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信譽。
安全文化同時又分了三個層次:一是表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可見之于形、聞之于聲的文化現象。如企業的安全文明生產環境與秩序等。二是中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企業的安全管理體制。它包括企業內部的機構組織、管理網絡、部門分工及安全生產法規與制度建設。三是深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沉淀于企業及其員工心靈中的安全意識形態。如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美學觀、安全價值觀。它是企業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這三個層次中最重要的是深層安全文化,它支配著企業員工的行為趨向,而表層安全文化、中層安全文化的狀況也會反作用于企業的深層安全文化。
近年來,中央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趨于好轉,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當前,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推進中央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以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標準化為核心,以“管理、裝備、培訓”為基礎,以應急預案為保障,以建設安全型企業為目標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