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的監督工作中,我發現鉆井隊現場違章人員群體主要是這么幾類人:操作馬虎、上進心、責任心不強、僥幸心理、冒險心理、“二手”操作人員。為什么絕大部分人員很少違章或很少違章,工作中能夠避免違章和事故的發生,成為安全生產的中堅力量?除上述的存在類型外,這和個人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及操作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
憑著現場監督經驗可以看出,一般有著良好操作習慣的人,一年下來很少出現違章,甚至沒有違章,而一開始就養成不好的操作習慣的人,違章幾率則高而不下,月月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違章。像這一群體就是監督要關注的重點。因此,駐井監督要協助鉆井隊培養人的安全操作習慣和良好的制止違章習慣著手,為全面杜絕事故,減少違章發生率奠定良好基礎,從而開展好監督工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習慣的做法隨處可見,在親友外出時,我們最常說的就是“路上要注意安全,上下車要小心”、“到了回個電話”等。值得深思的是路上注意那些安全、小心些什么,這和鉆井隊的風險評估就不謀而合,培養安全習慣主要是對可能發生的事要考慮周全,以便杜絕和將風險降至最低,這就是為什么要培養良好習慣的最根本原因。
一是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是培養安全習慣的基本前提。工作當中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在工作中的實踐經驗總結,是用事故教訓換來的寶貴財富,首先要認真學習領會,恰當的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從最基礎做起,培養個人的良好安全操作習慣。從根本上養成遵規守紀、安全第一的安全習慣理念。如在設備上檢修或排除故障時,要申請辦理檢修設備許可證,召開會議,制訂措施,實際作業中按照作業程序落實相關措施,懸掛“有人在檢修,禁止合閘”的警告牌,“切斷控制開關”等作業措施。這不僅是每個員工必須遵守的安全習慣,也是確保安全的根本要求。相反,如果沒有以上措施,是必發生事故。照章辦事、依規行事才能更好的杜絕事故隱患和違章。
二是培養安全操作習慣是預防事故違章的重要措施。 要想有效預防事故發生,減少和杜絕違章行為,首先是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一個人的安全操作習慣,既可在生活中積累養成,也可在工作實踐中刻意培養。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安全習慣,多數是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不自覺地養成的,而帶有職業特點的安全習慣,則多為人們刻意培養出來的。如果你讓一位有著良好安全習慣的員工去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他對工作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制訂安全操作措施,并對現場環境進行觀察,在自己的腦海中查找作業程序,然后拿出方案,做準備工作,再實施施工。如果你找的是一位經常性違章,操作馬虎、上進心、責任心不強、僥幸心理、冒險心理、“二手”操作人員的法,他往往就會直截了當的進行作業。有安全習慣的員工,就是在自己長期工作中刻意培養出來的。其次是交流學習經驗,由于各隊管理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特點,所以在安全做法上有互相學習溝通的必要,將兄弟隊好的做法效仿到自己隊上,對員工在安全上的習慣養成起到促進作用,以此減少事故和違章發生,如組織參觀學習鉆井隊好的做法、基層領導干部檢查時的幫促等。
三是以自主培訓改善員工的不良習慣。在鉆井隊中,大多數員工的都是最近兩三年新增員工,對安全操作底子相對較薄弱,鉆井隊應根據不通情況開展不同的安全操作培訓,主要是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培訓方式靈活多變,找到適合員工的方法,這種做法具有長期性,效果也是最明顯的。
總之,培養員工安全的習慣,對于預防事故、減少違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氛圍,把以培養安全習慣預防事故的發生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更好的為鉆井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