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庫收發油作業中防著火爆炸的安全措施
1、機車運送輕油時,應加掛隔離車,進庫時要分別戴防火罩,基本對位后要脫鉤固定,防止溜車。
2、油船或駁船??繒r要減速,拋錨和拉錨鏈時應沖水潤濕和加墊。
3、汽車入庫要戴防火罩,接地拖刷應可靠觸地。收留駕駛員及其他入庫人員隨身攜帶的火種及手機。
4、檢查絕緣法蘭和絕緣軌縫的可靠性,防止雜散電流竄入作業線。同一作業線和同一碼頭的各種裝卸設備的防靜電接地應為等電位。
5、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靜電服和鞋帽,不使用碰擊能產生火花的工具,活動照明要使用防爆手電筒。
6、鶴管或輸油臂裝油時要插入底部,如采用分層卸油時應有安全員監守。隨液面降低,進油口也相應下降,避免吸入空氣。
7、鐵路油罐車和油船的裝油速度,在出油口淹沒前的初始階段,要控制在1m/s以下。
8、氣溫過高,接近或超過油品閃點時,根據條件和可能,采取降溫措施,操作孔用澆水的石棉被蓋住,停止操作孔附近的非必要操作。
9、不準在危險場所穿脫衣服、揮舞工具和搬動物品。
10、雷雨天禁止裝卸油作業。
11、收發油作業時,拿取工具、開關罐蓋、收送鶴管等,都要做到既輕又穩,不得碰掉靜電連接線??诖械蔫€匙、鋼筆等物品不得掉出,并防止手表碰擊。
12、司泵巡線員在油泵運行中,不能撤離崗位,應監視電動機及泵的溫升、潤滑、冷卻水溫度、軸承溫度、軸封和各個接口的泄漏量、壓力、真空度、電流、電壓、聲響、顫動等,發現異常及時排除,或停機檢查。
13、適時對油泵房進行通風排氣,使油泵房內油蒸氣濃度不超過1.58%(體積)。
二、防止跑、冒油的安全措施
1、在裝卸和倒裝油品作業之前,應仔細檢查冒油報警裝置和自動停泵裝置是否良好,檢查管線連接是否牢固嚴密。
2、輸油作業時要巡查管線,計量員應注意觀察罐內的進油情況,油庫主任每隔10min~15min了解一次各崗位上的作業情況,全面掌握,督促檢查。
3、連接作業時,油庫主任要組織好交接班,一般不應中途停止作業,必須停止作業時,應將輸油管內的油品放出一部分,以防止溫升時脹裂管線。
4、作業完畢后,應關閉所有閥門,并認真檢查有無不安全因素。
5、油船上的纜繩禁止掛在管線及閥門上,防止拉斷油管,損壞閥門。碼頭與油船連接的膠管應有足夠的長度,以免由于潮水的漲落,船身起伏,拉斷膠管。
6、油罐進油或油罐之間相互倒裝油品時,應對原油罐裝油高度進行準確的測量(裝有報警和液面指示器的油罐除外),計算出實際的裝油高度,以免裝油時發生冒油事故。當地面接近安全高度時,應減慢流速,及時換罐。
7、裝油容量應嚴格控制在安全高度之內,裝油過滿會使油品在容器內溫度升高膨脹而從容器口冒出。
8、維修油罐、閥門、管線及其附件時,修理人員要與有關人員密切聯系。離開現場或暫時停止修理時,應將拆開的管道用封頭堵住,并將修理情況向有關人員交待清楚。修理結束應經技術人員或值班員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
9、對嚴寒地區的儲油罐、管線、閥門等,在嚴冬季節到來之前,應充分做好防寒準備工作,如放盡罐底及管線內的水分,以防氣溫驟變而使容器、管線、閥門等凍裂或折斷。
10、對容易遭受山洪、暴雨影響的油罐、管線等,應及時采取防洪等安全措施。
11、油庫應定期維修并使用管理好所有閥門,使閥門技術狀況完好。
12、對裝有安全高度自動報警儀的油罐,在裝油前,應仔細檢查這些設備是否正常,只有一切良好后,方可進行裝油。
三、防止混油的安全措施
混油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牌號或不同產地的油品混裝在一起,結果輕則造成降質,重則變質?;煊碗m不造成數量的損失,但卻造成油品質量的下降。防止混油的安全措施如下:
1、接收鐵路油罐車(油船)油品時,要認真核對證件,逐車(倉)檢查油名、車號、鉛封等,經測量和化驗合格后方可卸油。發油時,亦應逐罐檢查是否存在其他不同品種和殘油,嚴禁不同油名、牌號的油品混裝。
2、同一條管線的管組,嚴禁混裝不同品種、牌號的油品。如因設備有限,必須混裝時,應先將管線沖洗干凈,并在管線在有關連接處用隔板隔開或用堵頭堵住。
3、保持閥門嚴密,防止罐與罐串油。閥門使用中,混入油品中的機械雜質沉淀在閘板與密封圈之間,使用一定時期后在密封圈上出現傷痕而使密封圈不嚴密,因此油品放空時,應對閥門進行試壓檢查。
4、變質(降質)油品的摻和和質量調整,需經上級有關部門的批準。油品摻和作業前,應做小型試驗,經化驗合格后,在技術人員或化驗員的參加下,進行正式摻和。
5、在發油、倒裝作業中,發現有混油疑點或已經混油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混油單獨存放,待化驗和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再作處理。
6、加強計量員、司泵巡線員的責任心。進行收發油作業時,嚴禁擅自離崗,參加作業的人員不宜中途更換,如需更換時,須將整個作業的有關情況和注意事項向接替人員交待清楚。
7、收發桶裝油品時,應逐桶檢查和逐桶標記。
8、加強技術培訓,嚴禁技術不熟練的人或讓他人操作泵房、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