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率
有壓力差時巖石允許液體及氣體通過的性質稱為巖石的滲透性,滲透率是巖石滲透性的數量表示。它表征了油氣通過地層巖石流向井底的能力,單位是平方米(或平方微米)。
絕對滲透率
絕對或物理滲透率是指當只有任何一相(氣體或單一液體)在巖石孔隙中流動而與巖石沒有物理化學作用時所求得的滲透率。通常則以氣體滲透率為代表,又簡稱滲透率
相(有效)滲透率與相對滲透率
多相流體共存和流動于地層中時,其中某一相流體在巖石中的通過能力的大小,就稱為該相流體的相滲透率或有效滲透率。某一相流體的相對滲透率是指該相流體的有效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
地層壓力及原始地層壓力
油、氣層本身及其中的油、氣、水都承受一定的壓力,稱為地層壓力。地層壓力可分三種:原始地層壓力,目前地層壓力和油、氣層靜壓力。油田未投入開發之前,整個油層處于均衡受壓狀態,沒有流動發生。在油田開發初期,第一口或第一批油井完井,放噴之后,關井測壓。此時所測得的壓力就是原始地層壓力。
地層壓力系數
地層的壓力系數等于從地面算起,地層深度每增加10米時壓力的增量。
低壓異常及高壓異常
一般來說,油層埋藏愈深壓力越大,大多數油藏的壓力系數在0.7-1.2之間,小于0.7者為低壓異常,大于1.2者為高壓異常。
油井酸化處理
酸化的目的是使酸液大體沿油井徑向滲入地層,從而在酸液的作用下擴大孔隙空間,溶解空間內的顆粒堵塞物,消除井筒附近使地層滲透率降低的不良影響,達到增產效果。
壓裂酸化
在足以壓開地層形成裂縫或張開地層原有裂縫的壓力下對地層擠酸的酸處理工藝稱為壓裂酸化。壓裂酸化主要用于堵塞范圍較深或者低滲透區的油氣井。
壓裂
所謂壓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層形成裂縫的一種方法,又稱油層水力壓裂。油層壓裂工藝過程是用壓裂車,把高壓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體擠入油層,當把油層壓出許多裂縫后,加入支撐劑(如石英砂等)充填進裂縫,提高油層的滲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產油量(油井)。常用的壓裂液有水基壓裂液、油基壓裂液、乳狀壓裂液、泡沫壓裂液及酸基壓裂液5種基本類型。
高能氣體壓裂
用固體火箭推進劑或液體的火藥,在井下油層部位引火爆燃(而不是爆炸),產生大量的高壓高溫氣體,在幾個毫秒到幾十毫秒之內將油層壓開多條輻射狀,長達2~5m的裂縫,爆燃沖擊波消失后裂縫并不能完全閉合,從而解除油層部分堵塞,提高井底附近地層滲透能力,這種工藝技術就是高能氣體壓裂。高能氣體壓裂具有許多優點,主要的有以下幾點,不用大型壓裂設備;不用大量的壓裂液;不用注入支撐劑;施工作業方便快速;對地層傷害小甚至無傷害;成本費用低等。
油田開發
油田開發是指在認識和掌握油田地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在油藏上合理的分布油井和投產順序,以及通過調整采油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術措施,把地下石油資源采到地面的全過程。
油田開發程序
油田開發程序是指油田從詳探到全面投入開發的工作順序。1.在見油的構造帶上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油面積。2.在已控制含油面積內,打資料井,了解油層的特征。3.分區分層試油,求得油層產能參數。4.開辟生產試驗區,進一步掌握油層特性及其變化規律。5.根據巖心、測井和試油、試采等各項資料進行綜合研究,作出油層分層對比圖、構造圖和斷層分布圖,確定油藏類型。6.油田開發設計。7.根據最可靠、最穩定的油層鉆一套基礎井網。鉆完后不投產,根據井的全部資料,對全部油層的油砂體進行對比研究,然后修改和調整原方案。8.在生產井和注水井投產后,收集實際的產量和壓力資料進行研究,修改原來的設計指標,定出具體的各開發時期的配產、配注方案。由于每個油田的情況不同,開發程序不完全相同。
油藏驅動類型
油藏驅動類型是指油層開采時驅油主要動力。驅油的動力不同,驅動方式也就不同。油藏的驅動方式可以分為四類:水壓驅動、氣壓驅動、溶解氣驅動和重力驅動。實際上,油藏的開采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驅動能量,也就是同時存在著幾種驅動方式。
可采儲量
可采儲量是指在現有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從油氣藏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氣量。可采儲量隨著油氣價格上漲及應用先進開采工藝技術而增加。
采油速度
油田(油藏)年采出量與其地質儲量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稱做采油速度。
采油強度
采油強度是單位油層厚度的日采油量,就是每米油層每日采出多少噸油。
采油指數
油井日產油量除以井底壓力差,所得的商叫采油指數。采油指數等于單位生產壓差的油井日產油量,它是表示油井產能大小的重要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