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呋喃化工企業的生產特點
1.1生產工藝
玉米芯水解→粗糠醛蒸餾→精餾→糠醛成品
糠醛加氫→粗糠醇→精餾→糠醇→加酸聚合→呋喃樹脂
1.2工藝特點
呋喃類產品生產工藝過程不是很復雜,但是生產條件涉及高溫、高壓加氫,物料存在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等問題。生產連續性強,自動化程度不高,一旦發生事故,未發現或處理不及時,對安全影響極大,會造成極大的損失。該類企業日常操作維護技術要求高,程序性強。一旦操作失誤,后果不堪設想。所用設備專業性強,精密點檢要求高,對維修人員要求高。上述特點對呋喃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提出了更高、更專業的要求,尤其是含氫設備。
2、存在問題分析
2.1安全管理滯后于企業改革
安全意識淡化,一些企業在經營機制轉換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放松了安全管理。上級主管部門面對企業職能的轉變,有的采取了“順其自然”的態度,對企業安全管理,客觀上起了“解扣松繩”的作用。因此,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問題,明顯地暴露出來。組織管理沙化,目前有些企業的安全管理機構被撤并,部分安全管理人員感到責任重大又得不到重視,引起思想波動,甚至要求改行、“跳槽”,使本來就不太完善的安全管理隊伍更加脆弱。管理手段弱化,行政獎罰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當前事故處理不夠嚴肅,大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一般的事故,批評教育都很困難,行政處理就更難。加上部分企業經濟效益差,獎金無來源,罰款無著落,安全管理手段處于嚴重弱化狀態。
2.2重視經濟效益忽視安全生產
一些企業領導安全意識淡薄,片面迫求經濟效益。當安全與生產有矛盾時,重生產、輕安全,為追求效益和產量而忽視安全生產,放松安全管理,不顧呋喃化工生產“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特點。生產中存在著設備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和拼人力、拼設備的短期行為,以換取產量的提高。這種片面的效益觀點,勢必造成安全管理難以有效約束生產中不安全行為的尷尬局面。
2.3安全教育跟不上企業發展
職工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是搞好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一條成功經驗。但近幾年來,部分企業放松了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由于呋喃化工企業大都位于縣城或農村,企業一些有毒有害、苦臟累險的崗位多由農村來的勞動力來補充。這些農民合同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嚴格的技術培訓,再加上企業安全管理教育松弛,往往沒有取得上崗作業證就進入生產崗位操作。特別當一些事故苗頭出現,在突發性事故面前,顯得束手無策,缺乏當機立斷的有效防范措施,使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故發生了。
2.4資金投入減少事故隱患增加
國務院曾規定:企業每年在固定資產更新和技術改造中提取10%到20%資金用于改善勞動生產條件。但新的會計制度取消了這個規定,導致企業用在安全措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基本上不受監督。加上近年來,一些企業特別是虧損企業面臨市場銷售不旺,流動資金短缺,經濟效益不佳,設備老化、事故隱患多,自籌資金困難等原因。企業安全措施資金根本無法保證,設備只能帶病運轉。
2.5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嚴
呋喃類企業針對化工生產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特點,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規定。只有職工嚴格遵守這些制度和規定,才能有效地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但在目前有些職工置規章制度于不顧,“三違”現象嚴重。據統計企業有6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識,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也是制度執行不嚴的集中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