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防控措施
1、機械傷害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按技術性能要求正確使用機械設備,隨時檢查安全裝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規程進行機械操作。
③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④旋轉機械(包括車床、銑床、鉆床)操作者嚴禁戴手套作業,嚴禁披長發。
⑤沖壓機械操作者嚴禁在機械運行時手和手指進入模腔。
⑥按時進行保養,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停止其使用。
⑦車間內嚴禁穿拖鞋及腳指暴露的涼鞋。
⑧高架車運送板材時限重400KG(相當于T=2.0冷板不超過8張,T =1.5冷板不超過11張,T=1.0冷板不超過16張,以此類推)。
2、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對車間進行經常性的安全防火檢查。
②配置安裝短路器和漏電保護裝置。必要的場所安裝帶報警裝置的漏電保護器。
③對車間易燃物品堆放區域嚴禁明火作業和杜絕吸煙現象。
3、觸電預防措施:
①非電工人員嚴禁安裝、接拆電氣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
②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
③設備的金屬外殼采用保護接地措施,設備與電源之間必須經過保護裝置,嚴禁直搭。
④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定期進行檢查。
4、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 使用揮發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現場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煙,同時應加強通風,使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降低。
② 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氣瓶等危險品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30m。
二、應急預案
1、觸電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絕緣物體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壓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院。
2、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
① 對于一些微小傷,急救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 就近送醫院。
3、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①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
②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保持一定充分距離。
③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車間門口的干粉滅火器,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撲救。
④撲滅油水火災時要用干粉滅火器或用黃沙、泥土。
氣焊中,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
⑤一般情況發生火災,先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情況嚴重立即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