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歷來受人關注。在電力生產實踐中,重視安全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的企業,防止和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為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提供了保障,必然帶來企業效益的增加。反之忽視安全,在安全方面缺乏足夠投入,事故經常發生,企業得到的是負效益。“安全就是效益”的道理,就是我們從生產實踐中、從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有人認為,安全不能創造效益,安全投入時企業反而增加了成本,減少了收入和利潤,降低了企業的效益。這種想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安全投入表現出來的是成本的增加,但其本質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對安全的投入所產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資那樣可以直接反映在產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改進上,而是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中,保證生產的正常和連續地進行。這種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為企業持續生產、保證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條件。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最基本的要求。沒有安全,以人為本的理念無從談起,個人的收益受影響,家庭的穩定會失去平衡;沒有安全,企業的聲譽將大打折扣,經濟效益就得不到保證;沒有安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均會受阻,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安全事故絕對是不和諧的音符,只有確保安全,才能使效益和發展相一致。安全與效益是可以相互促進,實現“雙贏”的,這就要看我們如何把握兩者之間的本質關系、探尋其中的本質規律,通過有效的作用來達到兩者相輔相成,最終實現我們“既要安全,又要效益”的雙贏目標。
首先要從硬件上為實現本質安全型企業提供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可通過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等方式,對設備的安全隱患進行風險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優化組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適當增加投入,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期望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
其次要從軟管理上規范群體的安全行為入手。只有抓好了人員素質教育,使廣大員工形成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安全生產才會持續穩定,企業和社會的效益才會得到保障。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教育,完善激勵機制是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安全技術素質的方法和手段。加大安全生產教育投入,不僅是資金有投入,更多的是人員、精力和策劃方面的投入,可通過春查秋檢、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生產專項活動、每周的安全活動等,等壓傳遞安全責任意識。
第三全體員工要有安全生產主人翁態度。追求安全長周期和生產經營效益最大化,不能只停留在提升思想認識上、局限于創造技術條件上,還需要全體員工始終保持積極、主動、負責的工作態度,把思想變成實踐,真正負起責任,切實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作為業績考核的重頭戲,與收入掛鉤,激發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四要勇于創新與時懼進。應不斷完善安全管理辦法,改變觀念,把握新規律,掌控當前影響安全生產、設備管理、職工素質、經濟運行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從超前性、預防性和根本性上思考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總結探索適應新形勢的規律,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總之,安全是前提,效益是目的,兩者都重要,安全與效益應完美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