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檢修計劃管理,推行一條龍檢修。
在檢修管理工作中,將可靠性管理與生產計劃管理緊密結合,安排每項檢修時,各單位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電時間,杜絕重復停電。
2.推廣新產品,提高配網裝備水平。大力推廣采用免維修,免維護設備,如SF6開關,真空開關等。
3.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杜絕各種可能的人為誤操作。
4.利用配網自動化手段進行故障管理。
故障處理的快慢,直接影響供電可靠性的高低。配電網綜合自動化處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故障檢測、定位、故障點隔離、網絡重構以及恢復供電。首先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處理功能,對不同故障點進行故障檢測和定位,并結合一次性系統進行故障隔離,通過遙控完成恢復供電。
5.加強配電設備,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
嚴格按照規定對電氣設備,電力線路進行巡視、維護。實行24小時值班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開展特巡、夜巡,減少事故隱患,消除事故萌芽,確保配電設備、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6.加快農電管理步伐,制定與當前形式相匹配的農電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
7.從管理、技術、科技思維以及電力營銷上,都要加強配電人員的自身素質建設,為供電可靠性創建一個良好的氛圍。
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和管理程度的逐步規范與標準,農村配電網的可靠性指標,由目前單純的數字統計,會逐步提高到應用于電網規劃,技術設計以及日常生產的領域中去,供電可靠性指標會逐年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