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規定
1、作業前應檢查工具、機械、電氣設備及溝槽邊坡、支撐等,確認安全。
2、作業中應經常檢查溝壁是否存在裂縫、脫落、凍融等情況,支撐有無松動、變形等現象,發現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告上級。
3、作業中嚴禁掏洞挖土。
4、應按照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做好溝槽的隔水、降水和排水工作。雨、雪后應及時排水,清除泥、雪,整修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
5、上下溝槽應走馬道或安全梯。馬道、安全梯間距不宜大于50cm。嚴禁攀登撐木或乘吊運機械上、下溝槽。通過溝槽必須走便橋。作業中不得碰撞溝槽支撐,嚴禁在槽內、管內休息。
6、不得從槽上向下或者從槽下向上拋扔工具、物料,不得直接向槽內傾倒材料。溝槽邊1m內不得堆土、堆料、停放機具。
7、施工現場必須設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有人員、車輛通行地段的溝槽必須低于1.2m的防護欄,防護欄的橫桿不少于兩道。
8、金屬管施工作業時,應遵守有關“金屬管道工”的安全規定。
(二)混凝土管的運輸、碼放
1、作業前應檢查機具、繩索,確認安全,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
2、裝運管子時,繩必須系牢,并擋掩牢固。卸車前,必須確認管子無滾坍危險后方可松繩卸管。
3、槽邊碼放管子時,管子不得平行于溝槽,管端與槽邊的距離不應小于2m。碼放高度不宜超過2m,并擋掩牢固。
4、槽邊放置管子的場地應堅實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險的槽邊放置管子。
5、人工推運混凝土管應設專人指揮,運輸道路應平整堅實,推行速度不得超過人的行走速度。上坡道應指定專人備掩木,下坡道應用大繩控制速度,兩管之間應保持5 m以上的安全距離。管子轉向時,作業人員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貼靠兩側。
6、自墻邊向外推管時,必須在管子靠墻一側進行牢固擋掩,推管人不得在管子與墻之間。
7、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時,必須先檢查底層管的擋掩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放管時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應緩慢。直徑大于600mm的管子不宜人工放管。
(三)混凝土基礎及管座
遵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操作要點》中的有關安全規定。
(四)下管、穩管
1、使用起重機下管、穩管應使用遵守下列規定:
(1)嚴禁在高壓線下方作業。在高壓線一側作業時,必須遵守有關規定。
(2)應根據現場及槽幫的穩定情況將起重機停放在平整堅實的地方,起重機的支腿或履帶與槽邊的距離應遵守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
(3)從信號工統一指揮,起重臂回轉半徑內嚴禁有無關人員。
(4)管子起吊速度應均勻,回轉平穩,下落應慢速輕放,不得忽快忽慢或突然制動。管子下到溝槽底落穩后方可摘鉤。
(5)使用起重機穩管時,應待管子下到離槽底0.5m時,作業人員方可在管子兩側穩管,管子兩側應設掩木。管子就位后,應在兩側擋掩牢固后方可摘鉤。
2、人工下管應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分工明確。
(2)直徑500cm以下(含500mm)的管子可采用溜繩法下管。
(3)直徑600mm以上(含600mm)的管子可采用壓繩法下管。當管徑大于900mm(含900mm)時,應設馬道。
(4)壓繩法下管作業時必須聽從指揮,兩根大繩用力應一致,保持管體平穩。
(5)應使用質地堅固、不斷股、不糟朽、無夾心的大繩。
(6)下管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坡面寬度應大于管長1m。下管時,管端距坡道邊緣應大于50cm。
(7)用三角架倒鏈下管時,必須搭設牢固平臺,平臺上應設防護欄。作業人員不得站在管上作業,管下嚴禁有人。
3、人工推管作業時,管前及兩側均不得有非作業人員,預定位置應先放好擋木。推管、轉管(包括套環)時必須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相互呼應,慢推慢轉。
4、在墊塊上穩管時,墊塊應放平穩,墊塊兩側應立保險杠。使用撬棍撬管時,支墊物應堅實,作業人員應相互呼應。對口時,兩側人員應協調配合,管子穩定后,必須將管子擋掩牢固。
5、在混凝土平基上穩管時,應立保險杠。使用撬棍竄管對口時,應相互呼應,管端兩側均應進行擋掩,管子就位后應擋掩牢固。
6、穩管作業過程中,當管子兩側作業人員不通視時,應設專人指揮。
7、管節移位時,嚴禁將手指放在管節接縫之間,連接端嚴禁用手抬。
(五)接口、養護
1、管口鑿毛時打錘應穩,用力不得過猛。
2、管徑大于2m時,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梯上下管子。嚴禁從槽上或槽幫上的安全梯跳到管頂。
3、養護用的覆蓋物用完后,應隨時清理,集中到安全地點存放。
4、柔性接口作業時,操作前應檢查倒鏈、鋼絲繩、索具等工具,確認安全。接口作業時,手應離開管口位置。
(六)管道勾頭
1、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作業,未經交底嚴禁作業。
2、作業前必須做好通風及井口的防護工程。
3、作業前必須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確認安全。
4、應設專人指揮,分工明確,并設專人進行安全監護。井下嚴禁明火。
5、作業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現場,并及時報告上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