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現場系統建立、有效實施并不斷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工程項目部強化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貫徹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的關鍵,也是控制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實現安全管理目標的需要。
??? 第一節概述
??? 一、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概念
???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整個管理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審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和安全管理目標所需的組織結構、計劃活動、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詳細闡述參見“總論”篇。
??? 二、 建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目的和作用
??? (一) 滿足工程項目部自身的要求
??? 為達到安全管理目標,施工現場應建立相應的體系,以使影響施工安全的技術、管理、人及環境處于受控狀態。
??? 所有的這些控制應針對減少、消除安全隱患與缺陷,改善安全行為,特別是通過預防活動來進行,使體系有效運行、持續改進。
??? (二) 滿足相關方對工程項目部的要求
??? 相關方(政府、社會、投資者、業主、銀行、保險公司、雇員、分包方等)需要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持續改善和安全生產保證能力的信任,并以資料和數據形式供關于體系和現狀的客觀證據。
??? 應當指出,工程項目部作為施工企業的窗口,通過施工現場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在市場竟爭中便可提高企業的形象和信譽;提高滿足相關方要求的能力;提高工程項目部身素質;擴大商機;顯示一種社會責任感。
??? 第二節實施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的基本原則
??? 一、 安全管理是項目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 只有將安全目標納入工程項目部綜合決策的優先序列和重要議事日程,才能保證施工現場為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采取強有力的管理行為。
??? 二、 持續改進是貫徹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的基本目的
??? 貫穿于標準的一個基本點是工程項目部安全狀況的持續改進。
??? 所謂持續改進是一個強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過程,目的是為了根據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目標,實現整個安全狀況的改進。因此它不僅包括通過檢查、審核等方式,不斷根據內部和外部條件及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組織安全體系的改進,而且也包括伴隨體系改進,按照安全管理目標實現安全狀況的改進。
??? 在通過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改進實現安全狀況改進的過程中,一個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改進的持續性和不間斷性,即建立自我約束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動態循環機制。
??? 三、 事故預防是貫徹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的根本要求
??? 事故預防是指為防止、減少或控制安全隱患,對各種行為、過程、設施進行動態管理,從事故的發生源頭去預防事故的活動。
??? 事故預防并不排除對事故處理作為降低安全事故最后有效手段的必要性,但它更強調避免事故發生在經濟上與社會上的影響比事故發生后的處理更為可取。
??? 四、 項目的施工周期是貫徹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的基本周期
??? 應對施工準備、基礎、結構和裝飾各個施工階段,土建安裝、裝飾各個施工專業,直至竣工交付各個環節的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對項目實施周期進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全面評價、規劃和控制。
??? 五、 施工現場貫徹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標準應從實際出發
???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建立必須符合標準的全部要求,并能結合企業和現場的具體條件和實際需要,與其他管理體系兼容與協同運作,包括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這并不意味著將現有體系一律推倒重建,而是一個改造、更新和完善現有體系的過程,當然這對每個施工現場未必都是輕而易舉的,其難易程度完全取決于現有體系的完善程度。
??? 六、 立足于全員意識和全員參與是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成功實施的重要基礎
??? 施工現場的全體員工,特別是工程項目部負責人,都要以高度的安全責任感對安全生產保證活動自覺地作出應有貢獻。根據標準規定的安全體系要求,安全管理的職責不應僅限于各級負責人,更要滲透到施工現場內所有層次與職能,它既強調縱向的層次,又強調橫向的職能,任何部門或人員,只要其工作可能對安全生產產生影響,就應具備適當的安全意識,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 第三節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程序
??? 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施工現場的基本任務,建立實施體系的一般程序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