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業體制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在政府轉變職能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已經完全走入市場,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隨著國家基建投資的不斷加大,建筑企業準入政策的調整,使得施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施工隊伍不斷擴大。尤其是最近幾年,個體建筑業迅猛發展,施工企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 從建筑施工工藝來看,已經從傳統的手工操作逐步向機械化、專業化方面過渡。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大量采用,要求建筑施工工藝不斷隨之而變化,以適應現階段新技術的發展。如建筑高層的不斷出現,就必須以塔機代替以前的井字架施工,并增加了外用電梯。玻璃幕墻更加適應了工廠制作和現場安裝;深基礎施工從人工挖孔樁逐漸過渡到采用沖孔樁、沉管灌注樁、預應力管樁;增加了邊坡支護工藝。目前深圳常用的除原有的人工挖孔樁外(屬淘汰工藝,2006年以后將被限制使用——編者),還有止水帷幕、深層攪拌樁、土釘墻、預應力錨桿。也有采用旋噴、擺噴、臂瀝灌漿方法來固結地基的。腳手架工程除落地式腳手架外,又出現了懸挑式腳手架、門型腳手架、掛腳手架、吊籃腳手架以及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過去的砼澆筑基本上是手推車入模和吊車斗入模,目前大部分已改為砼輸送泵直接澆筑。這些新工藝的出現,一方面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迫使施工企業加強施工管理,加大力度對操作人員實行新工藝的培訓、安全工作的教育、施工現場的檢查,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量。
??? 施工企業的組織機構,深圳目前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國有施工企業。實行公司、施工隊(處)、工號組織的三級管理模式。第二種是組織結構創新企業,實行公司、項目部組織的兩級管理模式。第三種就是個體或私營企業。大部分在大、中型建筑企業內分包工程任務,他們內部的人員機構是一種家族式親情關系的臨時組織機構。
??? 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現狀分析建筑業安全事故不斷發生,事故頻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其中一條是企業負責。企業負責的關鍵在于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企業法人在整個經營管理中,要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就必須做到安全生產。要做到安全生產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機構是企業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具體執行落實者,對安全生產負有重要責任。
??? 個體私營企業許多沒有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專職安全員一般也是掛名的,平時根本不到現場,最多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工地的現場主管既是施工員,又是技術員,還是安全員,一兼多職。安全生產制度無法落實,施工管理混亂,安全生產沒有切實的保障。
??? 國有企業安全組織機構雖然比較健全,也有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公司安全部門的管理權限不夠,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現場安全員發現安全隱患不能直接安排人員整改,要先報告,能否落實還得施工隊或者項目經理對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遇到施工進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總是難以擺正關系。
??? 2、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首先是現場操作工人的管理嚴重脫節。隨著建筑市場的開放,大量農民工進城從事建筑施工。國有企業施工現場一般管理人員和少數工種才是正式工,操作工人都是臨時招聘的農民,主要管理方式是和民工隊的“飛機頭”簽定單項工程承包合同,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明確雙方責、權、利,安全全部由自己負責,企業只是片面追求產值利潤。在施工中搶速度、拼體力、拼設備,只注重一時的利益。
??? 其次是安全教育嚴重滯后。按照規定,新工人進廠必須進行安全生產“三級教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勞動技能和安全知識兩個方面,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但大多數企業招收的農民工都沒有進行教育,致使這些人嚴重缺乏安全生產科學知識,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識淡薄,自我防護能力極差。
??? 第三是安全工作思想認識不足,措施不力。在施工進度、質量、效益、安全幾方面發生沖突時,往往忽視安全生產,注重進度和效益。安全技術措施專用資金不足,有些連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保證措施也不愿花錢,他們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這在個體、私營企業中表現尤為突出。
??? 第四是工程造價太低。以深圳市為例,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工程大部分實行低價中標。由于建筑市場是一種典型的賣方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激烈,迫使施工單位互相攀比,競相壓價,惡性循環。從目前開標的結果看,市政工程一般都低于標底的40%左右,建筑工程大都在20%~25%之間。雖然國家招標投標法規不許低于成本價,但是對于成本價的界限不清楚,實際投標中也沒有顧及這一條。現在實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雖然安全措施費在招標時規定為一個固定數或者固定百分率單列,不允許競爭,但多數費用太少,加之中標價過低,施工企業要想維持正常經營,往往擠占安全費用。這種做法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