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著眼于造就人的品格與提高人的素質,通過各種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設、榜樣示范等,在拖工企業成員的靈魂深處產生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沖破各種不良影響的桎梏,把自己的事業與國民經濟的繁榮、建筑業的振興結合起來,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促使施工企業全體成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也促使施工企業成員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工作觀念。
2.物質文化。
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業的一種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利用物質條件,為施工企業所有人員創造有利于調動工作與生活的積極生、有利于提高效率與安全的工作環境,在這些物質條件的建設與管理中必須體現安全的要求。物質文化對人的感覺、心理產生一種影響,使人受情景的約束,自覺地遵守安全的特定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達到施工企業生產安全的目的。
3.管理文化。
(1)制度文化。施工企業要建立起—整套針對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勞務人員、管理人員等的規章制度,使所有人員的工作、生活行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據可依。制度的建立,不僅能成為全體成員的行為準則,而且應是激勵成員前進的動力。這些制度應該具有法規性,需不折不扣地執行;應該具有針對性,緊扣管理對象、工作范圍;應該具有可操做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連貫性,易于貫徹執行。
(2)目標文化。施工企業的目標文化可宣傳“品牌戰略”、“精品意識”但不能脫離現實,空喊口號。目標文化對外宣示了施工企業對外作出的承諾,以樹立起良好的信譽形象,獲得社會的認可與支持;對內則產生一股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使拖工企業全體成員同心同德為之奮斗。
(3)行為文化。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業的一種行為文化,包括全體成員要具有明確的行為規范,各級領導干部具有優良的工作作風,能夠較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每個人員具備良好的素質等。行為文化是施工企業全體成員的安全意識在實際行動中的體現,它促進施工企業成員積極地參與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活動,把理想、信念、認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為實現施工企業的安全目標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