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項目開、復工報告管理程序
根據工程局制定的開復工檢查驗收制度,無論是新開工項目還是復工項目,項目經理部應在開、復工前組織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就現場的管理制度、施工組織設計、專項安全施工措施方案、現場施工環境、安全防護設施、消防設施配備情況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能否滿足安全生產條件,能否保障正常的安全生產需要等相關事項,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驗收,并對從業人員開展教育培訓,經自查符合要求后,填寫開、復工報告(見樣單),報監理和建設單位確認同意后,通報本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相關各單位主管部門應進行審查復檢,并進行匯總登記備案,填報開、復工匯總登記表。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嚴禁開、復工。
二、大型起重設備進出場安拆管理程序
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或辦法,明確了各相關單位的安全監管職責,對租賃、使用單位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相關規定,工程局要求各施工項目部,在采購、租賃機械設備前,應對設備狀況或性能進行考察驗證,對租賃方的資質等進行確認。設備通過進場檢驗準備安裝前,必須實行通告程序,履行登記備案手續。具體要求如下:設備進場后,項目部應組織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完好后,建立進場機械設備臺帳,安裝(拆除)時填報安裝(拆除)通告單(見樣單),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審驗備案,搞好旁站監控工作,做好記錄。上級主管部門應依據管理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復驗、監控,建立機械設備備案登記臺帳,完善機械設備管理檔案。
三、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簽字管理程序
工程項目開工前,分包隊伍作業人員進場后,項目負責人應在現場及時組織開展對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或培訓,灌輸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介紹施工現場危險因素與防范措施,講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明確項目管理制度,提出安全注意事項,促進從業人員增強安全意識,幫助其提高操作技能和自我保護能力,做到“三不傷害”。
教育培訓要結合不同季節、施工階段和作業環境的變化,適時進行。
在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流動更換頻繁,專業作業人員更替時有發生,對此,應依據實際情況,適時進行分部分項分專業的教育培訓,力爭全員全過程。安全教育資料可依工程局出版的《農民工安全教育手冊》為基本素材,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采取與時俱進的教育內容和靈活的教育方式,通過事故案例的解讀和現場觀摩的形式,強化安全知識的了解和普及與安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安全施工打造扎實的思想意識基礎和防范技能。受教育人員應進行實名制登記,并履行本人簽字確認手續,連同全面詳盡的教育內容一同存檔,完善教育培訓資料。
四、檢查驗收組織實施管理工作程序
項目安全管理工作,依賴于組織健全,靠制度建立,明確了管理職責,才能恪盡職守。
項目經理部應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驗收工作,做全方位的檢驗督促。項目經理每周應組織一次現場全面檢查或驗收,安全員負責協調,對施工現場的環境、臨電設施、安全防護設施、文明施工狀況以及施工作業行為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予以協調解決,發現不安全行為予以及時糾正;并依施工進程的需要,及時對安全設備、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驗收,如現場臨電、基坑與模板工程、各類腳手架,臨邊洞口防護及危險作業監控措施等要及時予以驗收確認,查驗其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規范要求,布設、搭設是否安全穩固,能否滿足施工安全需要,如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下發安全隱患整改單,或暫停施工,部署、督促整改,確保施工全過程的安全。參加檢查驗收的人員應包括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和分包隊伍負責人等有關人員,檢查驗收單由相關責任人負責填寫,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安全員或資料員負責收集、整理、歸檔,完善檢查驗收內業資料。專項檢查或日常巡檢,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員可自行組織,及時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
五、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批管理程序
一般情況下,項目部應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情況,依照規定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或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由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編制,現場臨電方案必須由電氣專業技術人員編制,項目技術部門負責人進行審核,項目技術負責人或項目經理審批,報總監理工程師審閱批復。危險性較大工程項目或關鍵工程、特殊工序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或項目技術人員編制,報本單位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核,由單位總工程師審批,報總監理工程師審閱批復后方可實施。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還應組織專家論證。如有變更,應履行變更審批程序。
確認后的安全專項方案應由編制人員或技術負責人向項目部管理人員、專業工程師、分包施工隊及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直至由專業工程師(工長或技術員)向所轄管理區域的所有作業班組或所有作業人員進行細部的詳盡交底,履行全員簽字手續;并由工長負責按照專項方案要求安排部署、組織協調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檢查實施過程,技術負責人定期巡查實施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