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離開安全談發展是可笑的,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實現安全生產,必須構建防范各種潛在風險的防線,才能確保生產任務安全圓滿地完成。
筑牢人員遵章守紀的“警戒線”。古人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遵章守紀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生產人員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服從各級各部門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否則,安全生產根本無從談起。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是為了確保生產安全、建立正規的生產經營活動秩序而制定的,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和經驗教訓的總結,有些規章甚至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安全生產的依據和行動準則。實踐證明,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安全就有保障;違章運行、違章操作,就意味著向事故邁進。因此,作為生產者必須對規章標準常懷敬畏之心,不許輕慢,更不能褻瀆,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遵守法規必要先學習規章條款,如果對規章、標準茫然無知,或一知半解,就談不上嚴格遵章守紀;要照章辦事絲毫不走樣。在執行法規上,不得“通融”、“變通”,搞“靈活性”也不行,在嚴格遵紀守法上,沒有任何商量和退卻的余地;再則,要違章必糾。每一個部門、小組、個人的安全都是緊密銜接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和失范,都可能對整體安全形勢造成不可料想的損害。因此,廣大生產者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在安全問題上沒有局外人、沒有看客”這些道理,自覺帶頭維護規章、標準的嚴肅性。
筑牢管理骨干的“德才線”。一線管理骨干人員,他們處在安全生產最前沿,是現場安全生產的直接指揮者,其一言一舉將會對現場安全生產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同樣,搞好企業一線安全工作,亦如此。所以,要切實搞好一線的安全工作,就必須建立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過硬、工作作風正派的管理骨干隊伍。一是要把好源頭關,選用德才兼備的管理骨干。有德無才的不能任用。有德的人可以先培養成才后任用,在成才之前不能放在一線管理骨干崗位上。因為一線管理骨干不懂業務,極易出現亂彈琴、瞎指揮現象;有才無德的不能用。無德的人責任心不強,利己心重,做事不負責任;三是無德無才的更不能任用。這樣的人,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用之會壞安全工作的大事。所以,選用一線管理骨干長必須把好源頭關,應該始終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這不僅對企業的安全工作負責,更重要的是對企業的職工生命健康和安全負責,對他們的考察任用,來不得半點馬虎。
筑牢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標準線”。企業的安全生產,除了要有好的制度、好的政策、好的環境、好的措施等條件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近年來,由于企業改制重組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企業生產一線臨時人員猛增,員工隊伍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員工本身素質參差不齊,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帶來諸多困難。據筆者所了解,有些企業領導,對員工重使用而輕培訓,以致認為培訓員工費時費錢,是多余的。其實,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錯誤做法,因為要保障安全生產,關鍵在人,尤其是在一線員工,全面提高員工素質,才能筑牢安全生產基石。應該認識到,堅持經常的、長期的員工教育培訓,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包括安全生產素質,不僅是保障生產安全和員工人身安全的治本之策,而且是企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企業安全文化的構建是提高廣大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關鍵要素。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安全生產實踐中,經過長期積淀、不斷總結和提煉,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本企業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和靈魂。企業只有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把分散的安全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安全生產內在的、長效的約束機制,真正使職工自覺地從內心深處認同安全文化,歸屬安全文化,將綜治安全意識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信條和行為準則,才能促進安全生產的發展。
筑牢干群關系的“和諧線”。安全生產,只有上下一心,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發展。如果干群關系緊張,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淡薄、責任心降低,有問題苗頭不報,發生問題不管,必將影響安全生產。這就要求我們企業的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生產基層了解生產情況,關心員工工作、生活現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融洽的干群關系與和諧的工作氛圍,有利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要筑牢干群關系的“和諧線”,領導干部就要堅決摒棄以前那種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強堵胡塞的作風,不能哪里有問題就堵哪里,左一拳,右一腳,走極端管理和形式管理的誤區,片面追求安全成績,使安全工作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協調性,結果是 “東墻”不穩,“西墻”又倒,不但加重員工心理負擔,同時,又降低了他們對管理層的信任度,從而導致更惡性的事件發生。鑒于此,企業領導要認真聽取一線員工關于安全管理的信息反饋,積極采納和借鑒好的建議和意見,加大合理化建議獎勵力度,完善各種安全技術、規程的內容,修訂有利于安全生產的規定。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開通局域網,員工輕點鼠標,就可將意見、建議發送出去,做到“件件有著落,條條有回音”。這樣做,既是尊重和承認員工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利于激發員工奉獻企業,熱愛崗位的動力,又可使得安全管理的參與面增大,形成上下級良好的溝通氛圍,形成持久的安全生產局面。
筑牢防范事故的“安全線”。居安思危,才能防微杜漸;麻痹大意,為禍一定不遠。預防為主是消災彌禍的基本思路,所以安全生產堅持預防為主,必須做到關口前移。要立足抓早、抓小、抓苗頭,通過及時發現和及時制止,將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狀態,力爭從源頭防范安全問題的發生。預防為主,最主要靠安全預防工作的整體聯動,只有整體聯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關口前移。整體聯動,一是要求與生產關系最密切的部門、單位對堅守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要有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二是要求企業管理層要針對生產質量監控中發現的問題,或從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的方向、力度方面改進,或從完善法規、政策和導向方面進取,使安全生產的過程和趨勢向好的方向發展,實現良性循環;三是要求不直接參與生產的保障部門、單位,其相關工作都要納入安全防范關口前移中整體聯動的范疇。如培訓員工,企業文化建設,人員思想教育等等工作,都必須以服務安全生產為宗旨;第四是要求員工,要主動配合企業工作,積極地接受各種安全常識、安全技能、安全態度、安全意識、安全法規等教育,從而廣泛地宣傳和傳播安全文化知識和安全科學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質,促進安全狀況持續穩定。通過整體聯運,才能真正實現預防為主的目的,化被動為主動,牢牢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安全生產事關民生、事關穩定的角色和定位越來越明顯和突出。近些年,雖然我們的生產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由于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基礎工作薄弱等因素的影響,生產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安全工作任重道遠。安全問題大于天、安全問題無小事,只有深入研究安全規律,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和政策法規,加強各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落實相關人和單位的責任,筑牢防線,才能開創安全生產的新局面、新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