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06年建筑業事故起數892起,死亡1048人;2007年事故起數859起,死亡1012人;2008年事故起數854起,死亡1005人。分析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可歸納為四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危險的環境和較差的管理。而傷亡事故80%以上都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造成的。可以說,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如何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操作技能,規范作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最終實現安全標準化作業,規范化施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而這些又都可以通過對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來實現。那么,建筑企業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責任制,明確安全教育責任,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首先要明確施工現場各級教育培訓的責任,確立安全教育培訓的實施責任人,同時明確現場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體一一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其次要加強對責任主體的監督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責任人進行換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養安全教育實施責任人的職業素養和責任感。
2.建立健全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明確安全教育內容、學時,加強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在每一位新工人人場(或轉換工種)后嚴格按照《建筑業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中相關要求做好每一級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訓、后上崗。
3.實行安全教育登記制度和考核制度。對每一位工人建立安全教育培訓資料卡,實施一人一卡制度,對每:一位經過培訓的工人進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4.建立安全教育培訓經費管理制度。在安全生產措施費中將安全教育培訓費單獨列項,并對培訓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張榜公布,做到專款專用,為安全教育培訓提供資金保障,確保安全教育培訓教材等培訓費用的資金投入。
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必須貫穿安全管理的全過程
目前,我國建筑業企業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主要針對兩部分人群:建筑企業職工和農民工。作為建筑企業的職工,由于知識水平較高,接受能力較強,人員較為固定,多為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施工管理人員,且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均能按時接受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進行考核,所以,他們的安全生產意識較高,能夠自覺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紀律,是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力量。
但是作為施工現場的另一部分人群:農民工,是我國目前建筑業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的薄弱環節,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農民工的文化知識水平低,接受能力較差;其次是農民工流動性較大;第三是有些建筑施工企業和專業(勞務)承包隊伍,受利益驅使,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安全意識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別是在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在經濟上和時間上舍不得投入,導致作業工人安全技術水平低下,特別是新進場或轉換工種的農民工沒有接受過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不懂本工種操作規程,不掌握安全技術標準規范。這些人缺少安全防護意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有的農民工上班沒幾天就死于工傷事故。由于以上這些現狀的存在,導致建筑業企業傷亡事故時有發生。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企業全過程地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即從開工到竣工的整個過程都必須有安全教育培訓。經常性安全教育就是一個貫穿于安全管理的全過程的一種教育,它反映安全教育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長期性,有利于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安全理念,有利于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更加具體地反映出安全生產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而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社會公益性工程。施工現場的班前安全活動會就是經常性教育的一個縮影。長期有效的班前安全活動更面向一線、貼近生活,具體地指出了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該怎樣做,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樣消除那些不安全隱患,從而保證安全生產,提高施工效率。
三、安全教育培訓要堅持全員性,即企業所有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員都應定期的接受安全教育培訓。
培訓對象并不能僅限于現場的操作工人,對于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項目基層管理人員、分包負責人、分包隊伍管理人員也都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訓,并且要強化對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只有實現全員教育培訓,人人講安全,施工企業從上到下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安全施工氛圍,確保安全無事故。
四、安全教育培訓需要結合實際。講究方法。
安全生產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安全活動日、班前班后安全會、安全會議、安全知識考核、安全技術交流、事故現場會、安全教育陳列室、安全衛生展覽、安全教育電影、幻燈、宣傳欄、警示牌、橫幅標語、宣傳畫、安全操作規程牌等都是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的方法,以上教育方法可以分為課堂教育、現場觀摩、影像教育、正反面對比教育、現場宣傳教育等多種類型。
*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包括安全思想、安全技術、安全知識和安全文化,對不同崗位、不同專業工種的人員要有針對性地培訓。對新進廠職工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即公司級、項目級、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還要按照《關于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按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規定進行特種專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再就對季節性變化、工作對象改變、工種變換、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應進行特定的、適時地安全教育。
企業在做好新職工的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同時,還要加強安全心理教育。從安全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人的心理活動在建筑安全生產勞動中是非常復雜的。當人們的安全意識差、安全情緒不穩定時,違章操作的現象極容易發生。而且人的安全意識、安全思想和安全行為,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很難改變。只有不斷接受安全教育,才能培養人各方面的良好安全行為習慣、良好的心理素質、克服生產過程中的僥幸、麻痹、從眾、冒險、湊興等心理,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安全教育培訓要融入到創建文明工地活動中
文明工地倡導以人為本,為工人創造安全、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目前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已蔚然成風,企業要使工人在全員參與創建文明工地活動中接受安全教育,在施工現場營造安全氣氛。現場懸掛、張貼安全宣傳標語,定期出版黑板報、宣傳欄、讀報欄,以及在具體部位懸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標志,使工人在濃烈的氣氛中不斷受到警示教育,強化安全意識,自覺遵章守紀。
六、事故教育必不可少
通過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找出管理上、技術上、行為上存在的失誤,提出預防措施,能有效避免重蹈覆轍。同時,血淋淋的事故能使工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強化自身安全意識,摒棄違章行為。
安全作為生產之本在曰趨復雜的建筑施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忽視安全追求效益利潤無異于舍本逐末。而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以人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質是該項工作的核心內容。建筑企業只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本著“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探索一切有用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堅持開展各種安全教育培訓活動,才能切實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業務水平,保障安全生產,不斷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