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的施工生產由于露天及高處作業多、現場交叉作業環節多、手工勞動及繁重體力勞動多、生產工藝和方法多樣、施工條件受自然環境影響大、場內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使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增多,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建筑業的傷亡人數在我國生產性行業中列居第二位,僅次于煤炭行業。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不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給國家的聲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一、建筑工程項目安全風險分析
若要了解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準確情況和確切的根源,尚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評估。
1.高處墜落事故分析
高處墜落事故依據墜落地點的不同可分為九種:腳手架上墜落;臨邊洞口墜落;懸空高處作業墜落;屋面作業墜落;梯子作業墜落;石棉瓦等輕型局面墜落;拆除工程中發生的墜落;登高過程中墜落;其他高處作業墜落。僅以腳手架上墜落為例,分析其發生的原因。
發生從腳手架上墜落事故中人的原因為:在腳手架上打鬧、休息;探身或懸空作業時身體探出過大;在腳手架巨用力過猛,踩破腳手板;腳踩探頭板;酒后高處作業和不按照規定佩戴安全帶等。涉及到物的原因有:扣件不符合規定的要求;無安全帶、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或安全網存在質量缺陷,或在扣系時沒有符合相應規定等等。涉及到管理的原因是:腳手板堆物超重,腳手板未鋪滿;腳手架的設計有問題;安全管理部門未按照規定配發安全防護用;安全檢查不及時不到位;安全規章制度不完善;沒有及時發現排除隱患等。涉及到環境的因素有:雨雪天導致腳手板濕滑;大風使人員站立不穩;突發而來的地震等自然災害。
2.機械傷害事故分析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與上具引起的絞、輾、碰、割、戳、切等傷害。人的原因包括:操作人員沒有使用合適的防護服和防護工具,或使用安全防護用具不當;操作人員的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過度緊張,導致錯誤操作、錯誤動作;業務技術素質低,操作不熟練;有僥幸的心理,違章操作等。從物的原因分析:機械設備在設計、結構和制造工藝上存在缺陷;機械設備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護裝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導致傷害事故。從管理的原因分析:有安全檢查不嚴;監督檢查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隱患排除;沒有完善的操作規程;施工機械沒有進行驗收就投入使用等。從環境的原因分析:噪聲干擾;照明光線不良;無通風;溫度及濕度不適宜;場地狹窄;布局不合理;地面或腳踏板被弄濕、弄臟等。
3.起重傷害事故分析
起重機是機械設備中蘊藏危險因素最多、發生事故機率最大的典型危險機械。造成起重傷害事故的主要類型有吊物(具)墜落、擠壓傷害、觸電、高處墜落、機體傾翻五類,分別占起重傷害事故總數的30%、8%、34%、10%和5%,合計約占87%。從人的原因上看,有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操作人員沒有或不認真履行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時不使用防護用具;司機的技術不熟練,緊急情況下司機的控制不及時等。從物的原因上看,有車體打滑,具體而言,大梁下撓過大,小車吊著重物打滑,或者大車制動器太松,大車打滑;起重機械不合格:起重吊具和其他輔具有缺陷等。從管理的原因上看,包括勞動組織不合理;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教育培訓不夠;監督檢查不到位;起重機械維修保養不及時;安全防護裝置缺少或有問題等。從環境的原因上看,包括照明不良,司機看不清地面的設備或信號;風速風力較大,致使起重機械難以控制;吊運地點或吊運通道狹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