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安全技術和管理方法研究和應用的對象是系統,并且應用系統方法去分析、評價和消除或控制系統中存在的各種危險,使系統獲得最佳的安全性。
系統方法是一種專門的科學認識方法論和社會實踐方法論,把人們的認識、研究、設計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來看待。就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在系統與元素、元素與元素、系統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中,揭示對象的系列性質和運動規律,以達到最優化地處理問題的方法。其目的是剖析研究對象的整體性和保障這種整體性得到發揮。
系統的定義
如果拋開系統的具體運動形態,統一從系統的整體和局部(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加以研究,就可以看到系統的一些共性,根據這些共性,系統可以定義為: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按一定規律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1)整體性系統的特定功能是由各個組成部分的特性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產生的。因此,即使系統的每個組成部分等不都很完善,但它們可以綜合、統一,成為具有良好功能的整體。
(2)相關性系統中的各組成部分是按一定規律結合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具有某種相互依賴的特定關系。由于這種相互依賴關系,才使系統具有特定功能。
(3)目的性每個系統都有明確的既定任務和目標,為了達到此目的,系統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4)環境適應性任何一個系統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質環境中,環境對系統產生著影響和作用,當環境的影響和作用沒有使系統的性質發生根本變化時,沒有影響系統的總體功能時,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此時它對環境是適應的。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稱為系統的“環境適應性”。
(5)層次性系統是由若干個組成部分結合而成,每個組成部分一般也是一個系統,稱為原系統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的組成部分又構成了這些子系統的下一層子系統。而原系統又可能從屬于某一個更大規模的系統,成為它的組成部分。系統的這種有序結構稱為系統的“層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