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管理人本觀念的基本特征
一切從人出發,以人為根本,旨在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管理觀念,是管理實踐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資本主義管理中重視和運用人本觀念,為的是通過滿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質,去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社會主義要戰勝資本主義,就必須具有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從這個角度上看,社會主義同樣必須重視人這個管理中的起主導作用的要素,同樣必須通過提高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的人的素質去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社會主義管理同樣必須確立和運用人本觀念,人本觀念的一般對證,同樣貫穿和體現于社會主義安全管理實踐之中。
安全管理的人本觀念與其他管理觀念不同之處,就是把人作為?研究的出發點。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的人本觀念,是歷史唯物論指導下對安全生產實踐的認識,始終認為人是具體的、社會的人。正由于“抽象的人”與“具體的人”二者的本質區別,使得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的人本觀念,在管理的根本目的、安全管理的主客體確定和領導方式,組織形式上,有著與資本主義管理人本觀念不同的特征。
1.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人本觀念的核心
資本主義管理的人本觀念十分重視提高人的素質,十分重視采取各種措施滿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獲取最大利潤的手段。只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才能做到一切為了人、一切從人出發。資本主義管理人本觀念中,也包含著充分發揮人的潛能,“自我實現”之類的追求,但基本上都局限于分散的個人活動的范圍之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其內涵比“自我實現”要豐富得多,不單指人能夠適應不同的勞動職能,并使人的先天、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且還包括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包括個體的發展與全社會的發展能夠保持協調統一的形態。
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人本觀念的核心,要求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確立以下觀念。
①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安全管理主體追求的終極目標,也就是說,必須把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同具體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②人的全面發展是歷史性與社會性的概念,必須從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交換形態出發,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去規劃人的全面發展的長遠目標和階段目標,創建使人得以全面發展的外部環境。
③必須完整認識個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為此,安全管理過程應協調和處理好個人與組織、自由與紀律、權威與服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眼前局部目標與長遠全局目標等方面的關系。
2.職工群眾管理是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人本觀念的根本依托
資本主義管理的人本觀念也強調要調動下屬的主動性、創造性,在一定范圍內,也允許職工“參與管理”。然而,資本主義管理的主體始終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占有者,? “工業的司令官”只會是資本家階級。只是由于管理組織系統呈現出多層次結構時,上一層次的被管理者才可能成為下一層次的管理者。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不論是法律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是平等的。人民是國家、政府機構和公有制企業的主人,各級管理者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管理經濟、政治活動和社會公共事務的“公仆”。管理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職工群眾不僅是企業管理的主體,而且對企業任何部門的管理者都擁有監督、罷免、選舉權,職工群眾也是對安全管理者進行管理的主體。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才會存在職工群眾既是安全管理主體,又是安全管理客體的現實。因此,由職工進行企業安全管理,以職工安全管理為根本,這是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的人本觀念的本質要求與主要內容。為此,在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1)高度認識職工群眾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的民主管理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在一定范圍內以致整個國家實現直接結合的基本方式。只有通過這種結合,才能使勞動者真正關心安全生產和安全工作效率,關心個人和群體的勞動成果,從而可以在根本上解決持久地調動勞動者安全生產積極性的問題。
(2)努力創造職工群眾安全管理的條件?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確立,是職工群眾安全管理的物質前提,能否真正發揮職工群眾安全管理的職能,則需要其他條件配合,如企業職工普遍的文化素質,對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專業知識的熟悉程度等。在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是很高、職工文化水平較低的我國,還不可能實行由職工群眾直接管理企業的體制,只有通過政府及其各部門、各地方來進行間接管理。因此,必須努力提高職工群眾素質,特別是安全文化素質和安全管理素質,采取多種方式,吸引、激勵職工群眾關心、參加到對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來,使他們既有愿望,又有能力去進行安全管理和民主管理。
(3)靈活選擇職工群眾安全管理的組織形式? 職工群眾安全管理是社會主義安全生產管理的特征與一般原則,這一原則面對的安全管理對象是相當復雜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安全管理職能的正常發揮需要統一的指揮調控中心。因此,我國的企業安全生產職工群眾管理的實施,就必須從國情出發,考慮到如何在宏觀上與黨的領導,與政府、政權機構的管理相協調,在微觀上,如何與企業黨委和廠長(經理)相協調。這就需要從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企業的實際出發,靈活選擇安全生產民主管理的組織形式。對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管理的組織形式,必須繼續堅持,并加以完善,以更好地發揮其安全管理、安全監督職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