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間是企業生產任務的主要執行者也是保安全的關鍵責任者。車間的安全建設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車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安全管理是生產裝置穩定運行的保證
生產車間把裝置的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化運行當作永恒追求的目標。這必須用安全來作為保障。安全是裝置運行的基礎,如果經常發生事故,裝置就要停工、停產、進行處理,各種物耗、能耗必然升高。生產裝置不能安、穩、長、滿、優運行,則裝置的效益就不可能全部發揮出來,企業經濟效益就受到影響。
2、安全管理能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
安全生產能增強員工積極性。許多企業的實踐已經證明,安全生產是企業所有工作的基礎。安全搞得好,員工就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工作就能愉快地進行,勞動積極性就越高,就越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舉世聞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的基本需要可以歸納為由低到高的5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歸屬與愛)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從中也可以看出,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只有滿足了生理和安全需要,才能實現其他需要。
3、安全管理能促進社會發展
安全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影響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建立正常、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也是企業穩定、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從社會的角度講安全生產涉及面廣,影響范圍大。如果發生了安全事故,人員傷亡,財產受損,給個人、集體和國家都會造成巨大損失,而這種損失是永遠無法挽回的。如果發生了較大安全事故,政府的形象就會在人們的心目中降低,甚至生產的一些不穩定因素,會造成嚴重的政治、經濟問題,進而影響改革和穩定大局,阻礙社會發展。近幾年,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煤礦瓦斯爆炸,網吧、娛樂場所起火,河海輪船翻沉,飛機墜毀,等等,造成無故生靈涂炭血淋淋的事實,警示安全生產是企業、社會永恒的主題。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嚴肅的政治問題。
4、安全生產是企業最大的效益
要正確理解安全生產與提高效益的關系。安全生產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安全生產能夠保障裝置穩定運行,能夠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特別是一些企業生產的家用電器本身對安全生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安全的產品就是質量不合格產品,就得不到用戶的認可,也不可能暢銷,企業效益也無從談起。提高效益能更好地改善安全生產的條件。企業經濟效益好,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用于安全工作。如天津港務局于2001年投資近千萬元,建立安全監控和檢測報警系統,發揮了巨大作用,幾年來未發生一起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從實踐中,也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安全促效益,安全保穩定,安全促發展,安全生產和提高效益相輔相成。
二、制造車間安全管理途徑
1、落實安全生產制度,特別是《安全生產法》
企業和車間各項制度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最基本保證。許多事故發生都是由于沒有嚴格執行制度而造成的。據統計,全國80%的事故是由于“三違”,管理不善造成的。這些制度主要包括生產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技術改造管理制度,特別是崗位十大制度。因為崗位十大制度是根據裝置現場崗位特點而制定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現實性。
企業和車間為了切實搞好安全管理,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和生命財產,制定了許多安全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生產、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三同時”管理規定》、《安全教育管理規定》、《消防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還專門下達了《人身安全十大禁令》、《防火、防爆十大禁令》、《防止中毒窒息十條規定》、《使用液化石油氣及瓦斯安全規定》等等。所有這些規章制度都是對事故的總結而形成的,每一個規章制度后面都有一段血和淚的故事,因此,要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