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煤礦安全狀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但煤礦事故仍舊時有發生。筆者在唐安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經驗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淺談對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一些認識。
一、做好職工安全教育工作
搞好安全教育,不僅能消除職工安全知識貧乏,安全意識淡薄,安全行為松懈的現狀,而且能激勵職工在工作中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地搞好安全生產。安全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隨著煤礦形勢的不斷發展,隨之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給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將給安全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煤礦企業應該在安全教育中注入人性化色彩,倡導“親情化”教育,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親情化”安全工作法,不但可以營造濃郁的安全親情文化氛圍,而且能使安全思想深入人心,促使職工在講安全的強大輿論氛圍中形成共識,自主保安。要掌握職工心理活動規律,把握職工的思想苗頭,做到對癥下藥,抓住重點,針對不同心理的人進行不同的教育,做到“藥”到“病”除。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使安全教育入耳入腦。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是安全思想教育的優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把握以下兩點:一是抓住影響面大、教育面廣的事故案例,進行反思教育。要把一個個事故案例,變成生動的安全法規和安全知識教育內容,用大量事實給人以深刻印象,這種方法適用于班前班后會。結合安全規程“對號入座”,使職工反思一下我該怎么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二是抓好職工的自主保安教育,樹立本質安全型文化理念。安全生產是每個職工的希望所在,所以安全生產教育必須提倡自我教育。所謂自我教育,就是廣大職工自覺地學習黨的安全生產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安全知識和規章制度,并結合崗位工作實際經常不斷地查隱患,查不足,自覺遵守紀律,反“三違”。簡單地說,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規范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真正使自己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提高對突變事件的應變能力。
二、堅持治理“三違”、杜絕“三違”現象發生
治理“三違”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現場制止,使“三違”行為終止;二是通過教育,使職工自覺按章作業。違章是事故的根源,而無知、僥幸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是違章的根源!要實現安全生產,在生產現場及時制止“三違”是必須的,也是被事實證明了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從本質上講,現場制止“三違”屬于“治標”,因為在制止“三違”時,“三違”行為已經發生,甚至已造成了后果(如構成隱患或造成事故),而加強職工教育是“治本”,因為通過教育提高職工素質后可以減少甚至消除“三違”行為,因此,我們應該堅持在“治標”的同時加強“治本”。一般來說“三違”人員往往是本來總體素質就不是很高的職工群體中相對更差者,所以他們是最需要培訓的一部分人,要重點加強對“三違”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和業務技能教育,增強“三違”人員的安全意識,要使“三違”人員明白:“三違”行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嚴重危害;要使他們懂得“三違”與事故緊密相連,“三違”不除,事故難免的道理;要提高其業務能力,不但要使他們知道如何做是違章,更要使其清楚應該如何去做,從根本上減少和消除違章現象。這樣才能真正減少“三違”行為,達到人人遵章作業,實現安全生產。
三、開好班前會、提高班前會質量
在安全生產高度重視的今天,各個礦都會組織職工在每天上崗前參加班前會,基層管理人員通過班前會,將當班的工作任務、質量標準、安全技能操作程序等作以詳細安排,使職工明確目標、了解自身的任務,而最重要的是通過班前會把上級有關部門的安全指令傳達到職工當中,實踐證明,職工班前會不僅是企業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堂,同樣也是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因為,當班的安全情況、生產任務以及措施辦法要通過班前會落實到當班責任人及職工頭上。而在現場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員往往忽視了班前會的作用,而在職工進入現場后再強調安全生產有關事宜,如進行生產分工、工作量化等,這往往給職工心理上造成一種錯覺,即任務分解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工具、開動設備,全心身進入工作狀態。這就會出現個別職工急于生產,忘記了班前會領導的叮嚀,忘記了自己的安全誓言,忘記了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是首先要樹立“安全為天”的思想觀念。縱觀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許多都是由于個別職工頭腦里的糊涂觀念,認為班前會只不過是一種布置工作任務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如何干好這一班,在不出事的前提下拿到當班工資。殊不知,一個不把班前會當回事,只顧掙錢不注重安全的粗心人能不出事嗎?所以,開好班前會,是抓好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是確保當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班前會的內容除了安排工作任務外,主要就是保證安全生產,要保證安全生產,當班負責人要堅持在班前會進行職工思想動態分析,及時發現職工情緒不穩定苗頭,發現苗頭后要認真分析原因,跟職工進行溝通,在解開思想疙瘩后再讓職工參加生產,使大家可以成為安全生產中的“放心人”。同時當班負責人還要結合現場實際,超前安排各項工作,對現場的每項任務、每個環節、每個步驟、工作量大小,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提早想到,并一一向職工講清說明,這樣就可以增強班前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職工成為現場安全生產中的“糊涂兵”,減少人的不安全因素,及早消滅事故隱患,保證安全生產。
四、培養職工良好的安全工作習慣
“讓習慣服從程序,把習慣變成程序”這是唐礦調度樓里的一句標語。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由此看來人的習慣和性格是可以養成和改變的。因此,必須通過系統的培訓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正確運作潛意識技巧,以建立一種自動運作的“長效機制”,從而達到構建安全生產的良好習慣,為礦山的各項工作健康開展奠定基礎,實現打造本質安全的礦山的目的。
五、以人為本,不斷提高職工素質
企業千條線,班組一針穿。企業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調節、監督及生產力三要素的科學結合等,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和班組職工的活動上。班組生產作業活動的質量和員工隊伍的素質往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質量的決定因素。因此,要加強班組建設,就必須把全面提高企業員工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班組長隊伍素質的高低是加強班組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要采取各種方式對班組長進行培訓,如:外出學習、培訓,鼓勵自學等,使班組長能較為完整的擁有合理的知識架構。同時,還應充分利用各類手段,把對班組職工的培訓同考核、使用、評比、獎勵、有機結合起來,為企業培育出高品質、強素質的員工隊伍,推動班組建設向高標準發展。
六、做好質量標準化工作
“質量是安全的命根子”。既然是“命根子”,就必須抓住這個關鍵,搞質量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就要不打折扣地按標準作業,達到標準要求。在質量標準化檢查上,提出了“查”、“看”、“量”、“定”的工作方針。“查”就是查質量標準化的要求是否完善,質量標準化的制度是否健全;“看”就是看能否按質量標準化要求作業,作業過程是否達到質量標準要求;“量”就是動尺拉線,實行量化評估、考核;“定”就是做定性分析,定達到的質量標準化等級程度。簡言之,有效控制質量標準化工作,使其在任何條件下、任何時間、任何環節都能達到標準要求,這樣就創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具備了避免和杜絕重大事故發生的先決條件。
七、結束語
安全生產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在生產過程中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更是煤炭企業的生命線、幸福線。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沒有效益、沒有礦區的穩定發展和職工個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穩抓、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