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必要性和主導性的作用,這是由于人的生活是靠改造自然和進行生產來維持生命并使之發展下去的,而要安全地生產決定了必須結合一定的社會關系,并在其中創造和運用安全生產手段和安全生產的技術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各種制度、習慣、文化等復雜體系來進行。人的生活現狀以及文化體系不是固定地維持下去,特別是在生活受到災害威脅的時代,人們要不斷地加以變革,并創造出更安全的生活和文化。這種創造和變革的活動是人類發展的前提。而教育對這種活動起主導的作用,因為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活動過程,它對人的影響最為深刻。安全教育培訓作為教育的重要部分,顯然對人類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管理心理學認為,意識是高度完善、高度組織的特殊物質——人腦的機能,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意識又反過來對物質發展過程以巨大影響。意識是人們經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多次反復形成的。它從反映客觀現實中引出概念、思想、計劃來指導行動,使行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
安全教育培訓的機理遵循著管理心理學的一般規律:生產過程中的潛變、異常、危險、事故給人以刺激,先由神經傳輸于大腦,再由大腦根據已有的安全意識對刺激做出判斷,形成有目的、有方向的行動。所以,安全教育培訓的基本出發點是盡可能地給受教育者輸人多種“刺激”,如講課、參觀、展覽、討論、示范、演練、實例等,使其“見多”、“博聞”,增強感性認識,以求達到“廣識”與“強記”。
安全教育培訓首先要促使受教育者形成安全意識。經過一次、兩次、多次、反復的“刺激”,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是人們關于安全法規的認識與理論、觀點、思想和心理變化的狀況,從而形成生產活動過程中對時空的安全感。
其次,安全教育培訓要促使受教育者做出有利安全生產的判斷與行動。判斷是大腦對新輸入的信息與原有意識進行比較、分析、取向的過程。行動是實踐判斷指令的行為。安全生產教育就是要強化原有安全意識,培養辨別是非、安危、福禍的能力,堅定安全生產行為。這就涉及受教育者的態度、情緒和意志等心理問題。
安全教育培訓還要創造條件促進受教育者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能是指憑借知識和經驗,操作者運用確定的勞動手段作用于勞動對象,安全熟練地完成規定的生產工藝要求的能力。培養安全操作技能是安全生產教育的重點,是安全意識、安全態度的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