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山西臨汾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抓住當前煤礦安全專項整治的有利時機,督促臨汾、運城兩市范圍內的鄉鎮煤礦彌補安全欠賬,增強了礦井抗災防災能力。
臨汾辦事處在監察中發現,轄區內多數鄉鎮煤礦礦井沒有履行過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手續,在通風、提升、供電等重要生產環節普遍存在安全設施欠賬問題,而礦主在停產整頓工作中又怕花錢,舍不得多投入。
在對兩市鄉鎮煤礦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排查的基礎上,臨汾辦事處組織各產煤市縣的分管領導和煤管局負責人對此進行專題研究后決定,在整頓中積極完善各項安全設施,達到驗收認定條件的礦井,經縣鄉初步檢查后,可報辦事處先行進行礦井安全設施驗收,通過后作為下一步全省統一布置復產驗收檢查認定的預驗礦井。但安全設施驗收不等于復產驗收,已通過安全設施驗收的礦井也不得恢復生產,必須通過省復產驗收方可生產。不積極主動進行整改或借停產整治名義私自生產的,發現后將給以嚴厲懲罰,直至吊銷證照。經過宣傳,各鄉鎮煤礦對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少煤礦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辦事處根據縣鄉初步檢查后提出的申請,對40余個礦井的安全設施進行了驗收,其中14個安全設施合格的礦井通過了審批。這14個礦井在補欠中共投資240萬元,完成安全技措69項,購置設備26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