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總則
? 1.1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班組工人是生產活動的主體,是執行規章制度的主體,因而也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各級領導都要把加強班組安全管理放在班組建設的首要位置。
? 1.2 為了統一班組安全管理規范內容,提高管理效果,把好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實現三控制(班組控制異常,車間控制障礙、輕傷,廠控制事故、重傷)目標,特制定本措施。
? 1.3 各單位應根據本措施,結合不同班組的生產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措施,真正達到規范班組和工人的管理規范和行為規范。
? 1.4 本規定適用于變電、農電、營銷、及其他各單位的生產班組(含多經企業)。
? 1.5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局安監部。
? 2? 安全目標
2.1 班組的安全目標:控制異常和未遂,不發生輕傷、責任障礙及以上各類事故。
2.2 每年初,按個人保班組、班組保車間、車間保單位一級保一級的原則制定實現班組安全目標的措施,并分解落實到人。
2.3 積極開展“三無一帶頭”活動,是保證實現班組安全目標的重要措施,要認真抓好組織和落實。
2.4 認真執行《勞動法》,《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中第三條嚴格規定“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委的職業道德。”
3 班組長及安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
3.1 班組長的安全責任
3.1.1 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以身作則,模范遵守并指導監督工人認真執行安全工作規程。
3.1.2 認真開好班前會,認真貫徹生產“五同時”,掌握班內職工安全思想動態和技術特長,組織安全生產,堅持特殊工種持證止崗,負責做好每項工作任務的事先“兩交”(交工作任務、交安全措施)工作。
3.1.3 切實抓好安全思想、安全知識技術教育,組織做好新人員入廠第三級安全教育,組織好安規學習和考試,提高班組技術業務和安全管理水平,表揚安全生產上的好人好事。批評制止違章、違紀的不良傾向。
3.1.4 組織制定班組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編制實施計劃的措施,并分解落實到人,每月組織對照檢查,并嚴格考核。
3.1.5 組織好安全日活動,全面分析一周的安全情況,做到有內容、有記錄、有實效。每月組織班內人員按設備、系統、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技術分析和預測、預防工作。
3.1.6 組織班內人員,認真進行設備巡回檢查和現場設施檢查,經常巡查檢修、施工、操作現場,制止違章作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缺陷及時匯報,積極組織消除。
3.1.7 班組發生異常以上的各類不安全事件及時匯報上級,召開調查分析會,嚴格執行“三不放過”,并按“調規”、“障礙認定細則”、“異常、未遂認定細則”定性。
3.1.8 組織保管、使用、管理好安全工器具,做到專人負責,做好定期試驗和檢查,不合格的及時更換,并鑄好記錄。督促工人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3.2 班組安全員的安全責任
3。2。1 班組安全員是班組長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助手,是班組安全生產的監督者。生產車間的主要檢修班組應設專職安全員。
3.2.2 嚴格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以身作則,模范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監督工人認真執行安全規章制度。
3.2.3 協助班組長開好班前會,監督執行“五同時”,配合班組長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3.2.4 抓好每周安全日活動,做好安全生產狀況的分析,負責班內的第三級安全教育。
3.2.5 會同班組長制定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和實施目標的措施計劃。
3.2.6 發生異常以上的各類不安全事件,保護現場,及時向上級匯報,會同班組長及時組織調查分析,查明原因,明確責任,落實防范措施。
3.2.7 經常深入現場,檢查管轄的設備、現場設施,查禁違章。檢查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狀況。
4 安全教育
4.1 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基礎,應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紀委教育、法制教育等。
4.1.1 組織進行企業優良傳統教育及局史、局紀教育。
4.1.2 開展電業職工職業道德教育。
4.1.3 組織學習《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4.1.4 積極開展“安全我一個,獻禮我一家”安全教育活動,讓每個職工把個人的安全與全家的幸福融合在一起。
4.1.5 開展安全互助互保活動,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做到交心交思想,隨時了解掌握每個職工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
4.1.6 經常開展事故追憶,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2 安全知識技術教育,主要是安全基礎知識教育
4.2.1 堅持每周學習安規不少于1小時,做到集中學與分散學相結合,周安全日活動全班人員集中學,每天上班結合當天工作學,開工會結合檢修工作對照學,收工會總結工作學。
4.2.2 認真做好新人員第三(班組)安全教育。
1)教育對象:新工人、學徒工、臨時工、合同工、培訓人員、外借人員和實習人員。
2)教育對象的特點:
a) 不了解生產過程,不懂生產工藝和安全技術,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好動好摸,容易進行冒險作業;
b) 不適應作業環境,特別是從事高空、高溫作業和勞動強度較高的作業,容易發生事故;
c) 缺乏組織性和紀委性,對作業危險性發生事故的后果認識不足,不聽從指導而做出不安全的行為;
d) 對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理解不深,認識不足,似懂非懂,憑主觀想象,違反安全規章制度。
3)教育的內容:
a) 介紹本班組的概況、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安全設施等;
b) 講解安全工作規程和崗位職責、安全生產責任制,指出危險作業地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c) 講解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和文明生產要求;
d) 學習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術和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與作用;
e) 組織安全技術熟練的老工人進行安全作業示范,講解安全操作要領,強調不遵守操作規程違章冒險作業的危害。
4.2.3 建立安全教育記錄簿,登記參加人員、講解內容、考試成績。
5 班組日常工作安全管理
5.1 班組日常工作安全管理可分為:工作前的班前會、開工會、收工會。
5.2 工作前的班前會是班組長根據當天的工作任務、人力、物力及現場條件召開的班組工作會,其特點是時間短、內容集中、針對性強。
5.2.1 班組長在前一天應做好班前會的準備工作,特別要寫好工作日記,了解掌握、熟悉工作現場條件,查看有關圖紙資料、安全規定等,提出具體的工作要求、安全措施、分工搭配、機具工器具領用等,做好“兩交”(交工作任務、交安全措施)準備。
5.2.2 班前會“兩交”的主要內容:
1)交待當天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和進度要求;
2)交清現場條件、作業環境;
3)交待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工器具的性能和操作要求;
4)交待應采用的安全措施、重點注意部位和注意事項;
5)分析可能發生事故的環節、部位和應采取的防護措施;
6)明確分工,指派工作負責人。
5.3 現場工作開工前應開好開會,由工作負責人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列隊,主要內容:
5.3.1 工作負責人宣讀工作票(工作任務書)和現場安全措施。
5.3.2 詳細交待檢修設備的名稱、編號、位置、隔離技術措施、周圍帶電設備的位置等。
5.3.3 明確各小組負責人及工作任務進度要求、交叉作業措施等。
5.4 在工作過程中,班組長(工作負責人)應進行巡視檢查,查看作業人員的行為是否安全,防護用品是否正確使用,安全措施防護設施是否完備,機械設備是否正常,制止違章作業。
5.5 工作結束(當日收工)由工作負責人召開收工會,主要內容
5.5.1 扼要小結當天完成的工作任務和安全情況。
5.5.2 對工作中發生的險情進行總結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5.5.3 提出第二天的工作任務、進度要求,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分工調整。
5.5.4 對違章作業者提出批評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