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千條線,班組一針穿”。 班組是企業的最基層組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組建設,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班組又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細胞,只有細胞充滿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才會有勃勃的生機。國家、省市、企業相關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條例、標準等最終都會從班組管理中體現出來。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形容班組的工作及其成果是“精雕細刻,貨真價實”。老傳統老觀念都認同一個概念,班組管理水平高低的關鍵在于有一位素質好的班組長。如果把班組比作一部機器,班組長不僅起著“螺絲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發動機”、“傳動軸”、“主動輪”的作用。比如:白國周同志在日常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組管理方法,這應該是特別企業個別班組的形象典范和特例,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如果將其“三勤”、“三細”、“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談”、“三提高”強行推進班組管理中,恐怕愿意勇當班組長的人也許是寥寥無幾。
時代在發展,標準在提高。要想順應時代的發展,只有不斷的學習,夯實教育基礎,轉化機制,方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白國周班組”,越來越多的班組高素質人才。素質不是文化,不是學歷,一名大學生也很難培養成白國周式的高素質人才,他農民出身,初中文化。假如一個企業整個班組都是大學學歷,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良好的管理機制,也難于順利完成下達的安全生產任務。有著名經濟學家探討人的素質時說的好,人員素質問題如同是小汽車,管理機制問題如同是高速公路。車好是不是就能跑出速度來?不是,還要看路好不好。反過來,路特別的好,頂級高速公路,是不是能跑出速度?不是。還要看什么?還要看車。如果車不好,路再好也沒有用。車和路是并行的。人員素質高,機制不活,企業想做強想做大,等于癡人說夢。機制好,人員素質不高,企業照樣寸步難行。實踐證明,只要人員素質高了,管理機制活了,企業想不做強,想不做大,都不可能。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素質問題的核心是職業化問題,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什么崗位做什么崗位的事情。這個叫職業化。通過職業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不管你的學歷多高多低,只要加強職業化建設,你就能夠真正的做到高素質。素質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再加上個別企業在經濟大潮中急功近利、虛假、浮躁思潮的侵染,素質教育被曲解和低毀,以至于我們的班組安全管理缺乏素質教育標準。
我們傳統的安全教育方法,大概分講授說服法、獎懲教育法、養成教育法、言傳身教法、感化教育法、監督教育法、例證教育法、外圍教育法、全方位教育法等九種。在我們企業常見的無外乎獎懲教育法和言傳身教法,這些都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教育標準。比如:在實施獎懲教育時,要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同時獎懲要力求真實、準確、適度,使受教育者是非分明,功過分明,從而增強職工的安全責任感;提高搞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實際上我們的大多數企業都是恰恰相反的獎懲教育法,以懲罰為主,獎勵為輔,這基本上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素質教育上的顛倒是非。言傳身教法把言傳和身教結合起來的方法是增強安全教育效果,搞好安全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安全教育效果的提高,不僅需要教育者的耐心說服和教導,而且需要教育者的以身作則和率先垂范。實際上我們的大多數企業都是霸道型管理和王道型管理模式,很難領會人道型管理理念。也就很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企業難于形成素質文化。
那么,我們又如何形成現代安全管理的素質文化教育標準呢?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從《安全生產法》45-48條中,從業人員的9個權利;(知情權、建議權、批評權、檢舉權、控告權、拒絕權;安全保障權、社會保障權、賠償請求權。)三個義務:服從管理的義務;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義務;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報告的義務。以及相關的關心員工勞動權利來做起來教育,在陽光透明的安全生產的基礎上,使員工從國家的法律法規上,本性的體會到“責、權、利”的統一,懂的了生存素養。實際上在許多企業和廣大的職工中,他們不知道這9個權利,三個義務的標準,相互之間在相互不信任中進行著安全生產,起不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二、開展班組危險預知活動的素質教育,教育我們的員工明白作業地點、作業人員、作業時間;弄懂我們的作業現場狀況、事故原因分析、潛在事故模式、危險控制措施。危險預知活動的素質教育是控制人為失誤,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落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進行崗位安全教育,真正實現“三不傷害”的重要手段。實際上在許多企業和廣大的職工在企業的三級教育中,很難系統的學習過,教育沒有質量,沒有標準。大家都在“無師自通”中學習,在“血的教訓”中領會危險控制措施。
三、在“4S”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的管理中,養成素養教育,最終形成企業“5S”管理文化。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是有標準的,通過管理機制,按部就班的執行,員工自然就會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大家就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表現一種班組文化,體現自身的企業價值。
這三點看起來簡單,做起來也很容易,關鍵是我們如何持之以恒,如何不斷創新,提高素質教育標準,這是決定企業班組安全管理成敗。決定企業成敗的因素太多了,有市場因素,有技術因素,有政策因素,有環境因素,有競爭對手因素。無論哪個方面,都會決定企業的成敗。可是最重要的有兩個,也是最核心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人員素質問題,第二個是管理機制問題。通過各種手段,如何培養提高全員文明禮貌水準。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我們不僅從員工的儀容儀表、日常行為、工作標準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范;更要從機制上體現高素質人才的優越待遇,員工自然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能盡職盡責,主動地發現和處理隱患,自然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自然會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會安全”上的轉變。
班組素質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親善求和,以人性化管理和親情感召凝聚工友思想意志,努力形成安全生產的整體合力。班組的安全管理自然更加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