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天然氣開采企業來說,采輸氣班組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天然氣開采、生產成本和生產安全,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目前,采氣井站輪班作業制度已全面實施。如何適應這種新機制,優化班組管理,則對強化基層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筆者通過在日常工作中的調研,感到新形勢下保證班組安全生產,必須從7個方面入手,打造學習型、精細化管理的和諧班組。
一是觀念轉變。作為班組長,在進行工作責任分配的同時,應關注員工情緒變化,應將員工的思想變化作為班組安排不同崗位工作和崗位協作的基礎,保證每天具體管理目標的實現,克服消極情緒所造成的管理內耗。
二是生產管理。班組管理必須在“細”處求真、求深、求實邁進。具體來說:應對現有井站資料臺賬進一步修訂;核定井站員工設備維護、保養范圍,做到工作量減負;強化勞動紀律,加密電話查崗和現場查崗;輪班交接采取錯位交接;保證井站生產設施巡檢真實,到位;提高現有設備自動化管理程度等。
三是人員配置。在崗人員數量的減少,凸現出班組技術水平搭配的重要性。關鍵要在“雙選”中,把好班組長選擇關,選擇敢說敢擔責任的“兵頭將尾”。
四是安全管理。統計顯示,企業90%的事故發生在班組。班組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管理的關鍵在于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班組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如修訂完善井站設備事故應急預案,規范安全防護設備的使用;對井站周圍居民不安定因素進行調查摸底、建檔案;與屬地派出所簽訂聯防協議等。
五是服務保障。輪班作業使得維修站維修工作量大增。班組應調整、充實工藝設備維修站人員及技術力量,增加定員;推行井站設備緊急維護限時到達制度。
六是注重激勵。班組管理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班組每位成員的積極性來完成。針對變化采取相應的靈活的激勵方法,如提高井站薪酬分配系數、提高井站管理獎懲力度、開展生產管理評比等。
七是員工培訓。培訓是員工最大的福利。井站工作的實際,決定了員工培訓應采取基地集中培訓為主的培訓方式,應做到培訓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培訓效果,最大可能地提高員工的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