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用戶在一到兩年之間更換一次手機,而有近20%的用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更換一部手機。這就是當下中國人手機消費的真實寫照。春節來臨前,筆者在手機市場上就親歷了手機“辭舊迎新”的火爆場面,手機專賣店、超市里人頭攢動,許多型號的手機甚至出現了庫存告罄。手機銷售商喜笑顏開,“幾乎全部都是更新換代。”
然而,“一塊手機電池含有的鎘可以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的水!”,在我們為手機“更新換代”提速歡欣鼓舞的同時,專家們指出,淘汰的手機及電池的環境污染隱患已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目前正在舉行的“綠箱子環保計劃”遭遇社會平淡反應,回收手機舊電池活動“曲高和寡,更增添了我們對手機電池污染狀況的憂慮。
小吳畢業工作兩年半,從大二時開始使用第一部手機,5年的時間他已經更換了7部手機。像小吳一樣的”時尚一族“對頻繁換機狂熱令人咋舌。正在天津天昌手機城選購的小吳告訴記者,”每次看到有新款手機上市,都忍不住躍躍欲試想更換一部。“
手機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從彩屏、和弦、無線上網、數碼拍照到MP3,一直到現在的手機電視,噱頭十足的功能升級加上價格上”互相廝殺“,使得手機”更新換代“的頻率不斷提速。中國消協曾作過一個調查,我國消費者手機更換率較高,超過半數的人使用過兩部以上手機。
然而,當被問及淘汰下來的手機及電池的去向時,小吳說:”淘汰下來的手機,有的送人了,有的賣給二手手機收購商了,有的干脆就當垃圾丟了。還有一些不能用的電池就直接扔了。“
據信息產業部門公布的數據,截至2005年底,手機用戶數接近4億,達到3.93億。3.93億這個數字也成為淘汰手機數量劇增的龐大基數。隨著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廢棄手機的產生速度也越來越快。若按平均每個用戶每3年更換一次手機的保守頻率計算,我國每年就將有約1.3億部手機被淘汰。考慮到手機一般實行”一夫兩妻“,這就意味著每年有2.6億塊手機電池被淘汰。
這些退役手機和電池有相當一部分被用戶束之高閣,還有相當一部分通常是流向不法商販或者被當作普通垃圾投入垃圾桶中并隨生活垃圾一同處理,由于目前的生產工藝和取材很難阻擋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手機材料和零件,大量淘汰的手機和電池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在天津望海手機城門口,一位專門從事二手機收購的商販告訴記者,被商販收購的廢舊二手手機,一種可能是將有用的零部件分拆、組裝后進行倒手轉賣,將剩下沒用當垃圾垃圾丟棄;另外一種可能是被賣給一些沒有正規資質的小作坊,用于拆解后用硫酸浸泡的方法提取貴重金屬。
天津環保局有關人士說,這些小作坊通常把酸溶解的廢棄物包括金屬離子的酸液直接排放,把沒有價值、但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部件直接拋棄至垃圾場,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而被隨手當垃圾丟棄的廢舊手機和電池,如果被填埋,里面含有的金、水銀、鉛、鎘等重金屬成分就會直接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而如被簡單焚燒,其產生的氣體還會污染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