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人身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 多數是由于作業中的危險點失控,作業人員違章作業所致。因而,如何控制現場作業中的危險點,控制作業人員的工作行為,使其在工作票的約束之下安全作業,則是當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青島電業局在變電站、線路作業中,大力推廣應用《安全監督卡》的形式,作為控制危險點作業的主要工作內容,把危險點和生產人員的工作行為,牢牢地控制在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又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墻,有效地杜絕了人身傷亡事故。
1 創新《安全監督卡》
20世紀50年代中期,電氣設備檢修開始實行了工作票制度,從此遏制住了人身傷亡事故的頻繁發生,但是,至今由于未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而導致的人身傷亡事故仍屢見不鮮!因而,如何控制檢修現場的危險點和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是實現安全生產可控、在控的重要途徑。
為此,我們首先抓住了線路、變電站停電作業這個人身傷亡事故的多發點,以凡事有人監督的工作方法,開拓了安全管理的新思路。自1999年開始,我局創新實施了線路、變電站停電作業安全監督制度,以執行《安全監督卡》的方式,監督第一種工作票所列內容的正確執行,從而達到控制危險點和人員違章作業的目的。把《安全監督卡》與第一種工作票配套使用,稱之為“一票一卡”制度,從而,彌補了工作票所列人員的安全行為以及工作票所列內容,有人執行而無人監督的欠缺,為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增加了安全監督制度,為防止人身傷亡事故,又增設了一道安全屏障。
2 《安全監督卡》的內容
我局規定:凡是執行第一種工作票的線路、變電站停電作業,必須同時執行《安全監督卡》,并與工作票有同等效應。《安全監督卡》的主要內容是設立了“危險點”欄和對應“危險點”所采取的“現場安全措施”欄,要求安全監督人在填寫安全監督卡時,針對工作票所列內容,準確地找出工作中的危險點,有針對性地提出現場安全措施,并對工作內容、工作地段、需工作班操作斷開的開關、刀閘、應掛接的地線、許可開始的工作時間、工作終結匯報時間等這些絕對不能出現差錯的環節都設立了相關的欄目,進行跟蹤監督,使工作票所列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工作票內容進行工作。在現場落實時,實行誰執行、誰簽字、誰負責的辦法,落實各自的安全責任。例如,工作人員在拆、掛接地線后都要親自簽字,沒有簽字的就是沒掛或沒拆接地線,從而,督促了工作人員遵章作業,為保證安全正確地完成工作票所列內容起到了有效的監督和控制作用。
組織開好班前會是控制危險點工作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在班前會上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又是當日安全工作的關鍵。把宣讀《安全監督卡》所列內容,講述危險點和現場安全措施作為安全風險分析的主要內容,由安全監督人宣讀《安全監督卡》所列危險點和所采取的現場安全措施,并讓每一個工作班成員做到“四清楚”,即:清楚停電設備和編號;清楚工作任務和工作地點;清楚危險點的部位和所采取的現場安全措施;清楚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同時每個班組都建立了“班前、班后會記錄簿”,將參加安全風險分析的人員、危險點、現場安全措施等都記錄下來,以做到凡事有據可查。
3 《安全監督卡》的作用
為使《安全監督卡》的填寫與執行規范化、標準化,編寫了《安全監督卡執行規定》,做到了填寫有標準,執行有依據,使《安全監督卡》更加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例如,線路二工區在一次更換配電變壓器工作中,工作負責人沒有按工作票注明的“在高壓引線上掛接地線”安排工作,其理由為“配電變壓器兩側的低壓刀閘、高壓跌落熔絲都已拉開,不用掛接地線了”,但是,安全監督人堅持嚴格執行《安全監督卡》制度,讓其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應掛接的地線”的內容,在“懸掛接地線操作人”欄內簽字,在此種情況下,工作負責人服從了監督,安排進行了驗電、掛接地線的工作步驟,結果在驗電時發現變壓器帶電。經認真檢查發現主干線由于弧垂松弛,對變壓器架橫向匯流線(同相)距離很小,使跌落熔斷器拉開后,變壓器的引線仍然帶電。由于嚴格執行了《安全監督卡》,從而制止了多起違章作業,避免了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安全監督卡》是根據當前安全生產的發展趨勢而創新的一種監督約束制度,自推廣應用《安全監督卡》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停電作業使用《安全監督卡》與使用第一種工作票一樣,已成為一種規章制度,被廣大職工所接受,發揮了控制違章,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