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我國居民經濟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經營業的空前繁榮,各類大大小小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即網吧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直至2002年北京藍極速網吧特大縱火案中25個年輕生命被大火無情吞噬后,網吧的管理問題才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簽署了第363號國務院令,頒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使用成本的降低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網吧經營的競爭也日益加劇。誠然,遍布大街小巷的網吧在高速傳播信息,普及科學知識,提供休閑娛樂等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在消防安全方面,網吧呈現出的火災荷載大、用火用電多、人員密集、設備價值高的特點,也相當值得重視。同時,隨著文化部門對網吧的頒證條件更為具體,量化標準明確,網吧已納入消防監督部門監督視線。
6月4日凌晨1∶00多鐘,河南省平頂山市一家網吧又發突然起火事故,在這場火災當中總共有27人不同程度地被燒傷,其中有15名均是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已有一人因搶救無效死亡。悲劇的重演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網吧火災如何防范治理的深思。
二、網吧火災隱患分析
1、地理位置選擇不當。很多網吧在選址的時候,僅注意國務院第363號令第九條之規定“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卻忽視了選址的安全問題。有的網吧在建筑密度大、人口多的居民區,一旦發生了火災,消防車根本就無法通過;有的網吧在城鄉郊區,距離消防站遠,發生了火災也會延誤搶救時機。
2、安全出口不足,通道不暢。有的網吧租用居民房屋,雖然層數不高,但是耐火等級低,改變使用性質后,流動人員大量增加,原設計出口寬度、數量不能滿足需要,造成先天不足;有的將層高較高的底層商業門面分隔成上下兩層,疏散樓梯寬度窄,坡度大;有的經營者因管理人員不足,為了保證收益,防盜防逃,將安全出口上鎖。
3、網吧線路負荷大。網吧內幾十臺甚至上百臺電腦同時工作,并且長時間使用,加上空調、取暖器等高負荷用點,使網吧成為一個高度密集的電器群。給網吧帶來了嚴重的火災隱患。
4、網吧普遍無消防設施或消防設施失效。有的網吧配置的滅火器部分是不符合場所的使用性質的,且大多數網吧的滅火器失效或過期,使得消防器材的配備形同虛設。
5、從業人員消防素質低。網吧業主及從業人員基本上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消防安全培訓教育,且沒有滅火疏散預案。
三、網吧火災對消防技術的要求
1、高效滅火。網吧一般由商用門面、居民房改造而成,原設計負荷不能滿足實際用電量的需要,在未經改造或改造不徹底的情況下,大量電腦超負荷長時間的用電,加之亂拉亂接電線、自然和人為的損傷、年久老化等原因,本身就容易引發火災。且網吧內電腦、人員密集,若發生火災后不能及時有效地滅火,極易導致大火的迅速蔓延,造成機毀人亡的慘重后果,甚至發生爆炸危及周圍房屋。
2、防止復燃。網吧電腦密集,接線比較多,火災荷載大,同時網吧環境雜亂,電線難免不受到高溫烘烤、機械損傷或潮濕腐蝕,久而久之可能發生短路或者接觸不良。有時因人為原因,違反電氣安裝規定,擅自接線,使得接線頭不牢;重復合電閘或缺相合閘;電線受到外力拽拉,機械損傷致使接觸松動,等等。即使滅火劑將火撲滅,這些電氣電線隱患加上網吧內各種易燃雜物在高溫下也會很快再次燃燒。由此,網吧滅火關鍵要做到防復燃。
3、安全環保。網吧里除了工作和上網人員,就是精密的電腦儀器,空調、暖氣設備等。滅火劑要求對人和電器無毒無害,且火災后現場易清洗,將火災對網吧的毀壞程度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