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京滬高速公路車流量劇增,僅以筆者所在的江蘇沭陽段為例,高峰時化學危險品車輛日經過量達120余車次,據不完全調查數據顯示,每年經過京滬高速公路的電石運輸車輛達50余次。江蘇宿遷支隊境內除30余公里京滬高速公路外,還有寧宿徐高速、宿淮鹽高速等,共過境高速公路120余公里,另外,一些車主為節省運輸成本,駕駛危險品車輛經過人員密集、安全防范薄弱的國道、省道,給危險品事故撲救帶來較大的困難。根據近幾年來不同氣象條件下撲救電石火災的經歷,現就處置工作進行交流,以供商榷。
一、電石理化性質及危險性
電石((CaC2,屬遇濕易燃物品)俗名碳化鈣,別名又稱二碳化鈣、電石。工業用碳化鈣按其純度有灰色、棕黃色或黑色,其結晶斷面呈灰色,當碳化鈣的含量較高時,就成紫色不定形的塊狀或斜方晶體,暴露于空氣中因吸收水分而失去光澤,變成灰白色粉末,而品質降低。能導電,純度越高,導電越容易。干燥時不燃,遇水或濕氣能迅速產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氣體。碳化鈣中如混有少量碳化磷,遇水即能放出自燃的磷化氫氣體。碳化鈣與酸類發生劇烈反應。產生乙炔氣時生成氧化鈣和氫氧化鈣。這兩種物質都呈強堿性,能刺激和腐蝕皮膚及粘膜。吸入或誤服時,在機體內吸收水份也能引起上述現象,如混有雜質碳化磷時,則析出高毒性磷。
二、兩起處置經過案例
電石運輸過程中遇雨發生火災,非常難以撲救,常常是“漏雨——電石反應——引起火災——火苗燒壞棚子——多處漏水——多處起火”,導致惡性循環。
今年以來,沭陽縣消防部門于5月26日、8月31日先后兩次處置運輸電石車輛事故,電石遇雨發生燃燒、低度爆炸,造成高速公路長時間堵塞。后經支、大隊指揮員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現場參戰官兵通力配合,兩起事故均得到快速、有效地處置。現以“8.31”電石運輸火災處置為例介紹其撲救經過。
8月31日,宿遷市各地普遍降雨,下午5時許,河北省張北縣人楊繼光駕駛的一輛載有28噸電石的冀G51653貨車,行駛至京滬高速沭陽段下行線62KM(沭陽縣章集與東小店交界處)時,車上的電石因遇水積熱著火。5時40分左右,沭陽縣消防大隊接到報警,立即調集3輛消防車、14名官兵到現場處置。支隊接報后,機關值班人員率1輛通信指揮車、1輛搶險救援車前往增援。市公安、消防、交巡警在現場會同當地公安、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開展滅火、車輛分流等工作,對事發段下行線實行交通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