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大量泄露事故應急處理通則
1、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毒物泄漏后可能危及人身傷亡或傷害,并波及周邊范圍,公司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并應采取相應救援措施。
2、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當班班長、車間主任、調度、安全環保部報警。當班班長接到報警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應急處理,職務最高者為臨時總指揮,一方面組織人員向上風向進行撤離,一方面組織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果斷措施,包括停機、切換、關閥、切斷進料、啟動蒸汽、氮氣保護設施等,甚至作出緊急停車處理,等待公司救援隊伍的到來。
? 3、當班調度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向公司和相關部室領導匯報,并要求發生事故車間查明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當事故可能波及周邊環境時,應立即將事故情況通報周邊單位,同時發出警報,啟動公司應急救援系統,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4、發生事故的車間,應組織力量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凡能切斷物料或采用其他處理措施可以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立即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
5、指揮部應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情況。
6、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救援專業隊伍立即展開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社會支援。
7、技術部各專業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的單位,在查明泄漏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建議,由指揮部下達,調度和車間執行。
8、各專業隊伍接到指揮部指令后,立即進入緊急狀態,按照預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以積極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及手段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環境監測組到達現場后,應立即查明泄漏擴散情況,根據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對泄漏下風向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人員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
(2)治安組到達現場后,擔負現場治安和交通指揮,在事故現場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關注事態發展,如泄漏擴散危及周邊區域,應同環境監測組和其他專業組一道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作周邊單位和群眾安全轉移,或采取臨時的安全措施。
(3)醫療救護組到達現場后,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對傷員進行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醫院搶救。如無傷員和中毒應做好應急準備。
(4)通訊保障組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命令,認真做好各專業隊伍的聯系和搶險過程中的聯系工作以及對外聯絡工作。
(5)搶修搶險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
(6)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救援人員應立即佩戴好空氣呼吸器和防護服,首先要確認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如有則以最快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立即送醫院搶救。
9、若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揮部應立即成立二個專門工作小組:
(1)在主管安全副總經理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環保、生產技術、工藝設備、保衛和發生事故車間等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在生產副經理和總工程師的指揮下,組成由設備、機修、電氣修理和發生事故車間,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10、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設備時,應做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以便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二、發生甲醇大量泄露事故應急處理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甲醇罐區、甲醇合成和精餾裝置、裝卸車站泄漏的應急救援。
? (二)甲醇屬性
1、甲醇為易燃液體,其蒸汽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可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其蒸汽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此外,甲醇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可引起病變,同時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當人口服10ml時,就會雙目失明,飲用30ml就可致命,吸入高濃度蒸汽能產生眩暈、昏迷、麻木等癥狀,蒸汽與液體都能嚴重損害眼睛和粘膜,也有人因甲醇濺灑在足部,甲醇浸濕了衣服及皮靴仍繼續工作,數日后失明的案例。
2、甲醇爆炸極限: 6%~36.5%,引燃溫度464℃,閃點:11℃,易溶于水。
3、防護
(1)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熱源。應急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化學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
? (2)醫務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并針對毒物屬性,認真迅速做好長期救護工作。
(3)如甲醇罐區泄漏,當班調度應第一時間通知中控,立即開啟汽動閥噴淋。
4、日常防護
生產或檢修過程,應對設備進行置換吹掃。在可能接觸毒物前,應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包括橡膠手套、防護眼鏡等,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自給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工作現場嚴禁吸煙。
(三)危險源潛在危險性評估
1、甲醇罐區或儲槽與閥門管道等的連接法蘭面墊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2 、甲醇罐區與儲槽的進出口閥泄漏,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3、由于腐蝕、超溫、超壓等,導致罐區或管道破(爆)裂,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