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油泄漏,溢油污染海水、土體
1.1?? 油車意外墜江燃油泄漏時應急措施
1.1.1 當油車意外墜入海中致使燃油泄漏,溢油污染水體時,目擊者大聲呼喊或用手機向搶險隊值班負責人報告或由江面巡視員立即用對講機向現場值班負責人報告。
1.1.2 值班負責人立即用手提擴音器通知搶險隊員,按搶險隊長的安排將編織布、 塑料布和吸油工具或設備裝上車,攜帶每人應配帶的工具坐值班車或跑步(300m 內)快速趕到出事現場。
1.1.3 隊長應安排人員一邊救人,一邊安排人員在沿溢油水面處用編織布、塑料布做成兩道圍油欄,圍油欄應高出水面 0.3—0.5m,兩道圍油欄相距 1~2m 將溢油封住,防止油污擴散。
1.1.4 對于淺水處,溢油被截住后,搶險人員應戴口罩和橡膠手套,穿防護服,站在水中,使用熔噴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專用吸油物品)或稻草、海綿、棉紗等能夠吸油的物品吸附溢油,先將溢油收進水桶,傳至岸上,然后匯入油桶等較大容器中。
1.1.5 若溢油面積較大,可一邊人工吸油,一邊令船只施放撇油器、吸油氈清理江面油污。
1.1.6 如果溢油地點水位較深(超過 1.3m)時,搶險人員還應穿救生衣,坐備用的小木船,在船上操作,用編織布、塑料布等做圍油欄圍堵溢油,防止擴散。同時與河道管理部門聯系,調集水面清污船和人員,在徹底截污后,清除水面油污。
1.1.7 防止二次污染應急措施
(1) 如果發現溢油面積較大時,搶險隊長應及時通知附近的養殖場,采取相應防護措施;與此同時, 監測組會同當地環境監督部門對現場及其附近水域水質進行取樣、檢測、分析,有可能污染時應提前將養殖物轉移避免污染。
(2) 實施過程所使用的橡膠手套、 防護服,熔噴超細纖維非織造布 (專用吸油物品) 、稻草、海綿、棉紗等吸油品本身應對水質無污染;使用前應檢查,發現有油污、淤泥的物品不準用于水上吸油。
(3) 在深水處實施吸油用的小木船, 使用前應檢查,發現船體表面有油污、艙內有廢垃圾等,應提前清理干凈后,才準用于水上作業。
(4) 打撈、吊裝油車應急措施
a. 在油車吊裝之前, 搶險隊長應選擇適宜的吊裝設備、吊裝用具(吊裝繩、滑扣等),其承載量應有吊裝重量 2 倍的安全系數,以保證吊裝安全順利。
b. 吊裝前應安排專人用干棉紗將與水接觸的設備吊勾油污等對水有污染的附著物擦凈,并經確認擦凈后才準使用。
c. 吊裝用的鋼絲繩在作業前用型料布將其包纏兩遍,防止作業時鋼絲繩上油污污染海水;作業后鋼絲繩上的望料布統一回收,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防止亂扔污染海水。
d. 起吊時,逐步吃力,緩慢提升,將油車吊在靠岸邊事前鋪的可降解彩色塑料布上, 在緩慢下降確認放穩后再松勾;油車放穩后安排人員將其車上的油污擦凈后,所有人員離開吊裝區域才能將油車吊到預定位置,以防止吊裝時滴淌造成新的污染。油車開(運)走后,要將吊裝水域油污處理干凈。
(5) 油車拉到專用修理廠修理,經驗收合格后才準使用,避免修車質量不合格造成對環境的污染;修車廢棄的配件由修理廠按維修協議交有資質單位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