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以嘔吐和腹瀉為主要表現,常在食后l小時到1天內出現惡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繼而可出現脫水和血壓下降而致休克。肉毒桿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為嚴重,可出現吞咽困難、失語、復視等癥。
食物中毒的特點:來勢兇猛,時間集中;與食物有關癥狀相似;無傳染性;季節性明顯。
發生食物中毒后,救援方案
一、中毒人員或發現者立即通知救援組織進行救援。
①、救援組織派人通知醫療急救中心120進行救援,注意說明具體位置、引起中毒的原因、已發現中毒的人數、中毒后的癥狀。
②、救援組織派人守在交通路口,對急救車進場統一指揮,保證進場道路暢通,送中毒者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
③、救援組織排查在同一地點、時段就餐的人員,對未發生癥狀的人員進行觀察(觀測事間24小時),一旦發生癥狀,及時送醫院搶救。
④、對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協助急救中心(或醫院)收集嘔吐物、排泄物及血尿,以便醫院做毒物分析。
⑤、救援組織除做好以上工作外不應及時向所在地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二、食物中毒后,應急搶救措施:
①、催吐
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鈍物刺激中毒者咽弓及咽后壁,引起嘔吐,同時注意,避免嘔吐誤吸而發生窒息。
②防止脫水
輕癥中毒者應多飲鹽開水、茶水或姜糖水、稀米湯等并送醫院治療。重癥中毒者立即送醫院搶救。
附: 食物中毒重在預防,預防措施如下:
對食品生產人員要加強衛生宣傳教育;
在家里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消毒;嚴禁食用病死畜禽;各種食物都不應放置過久;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剩余的食物在吃前應加熱或高壓處理;
對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不隨意采捕食用;
海蜇等不產品宜用飽和食鹽水常浸泡保存,食用前應沖洗干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