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規范、統一領導、協同處置、資源整合、科學應對的原則,加強我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各類重大突發事件,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預案的啟動標準
(一)、災害突發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引起交通阻斷造成嚴重影響的;發生水災、火災、風災、雹災、雪災,雖無人員傷亡,但波及面廣、受影響人數多,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對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引起群眾恐慌的災害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建筑質量安全事故、爆炸、火災、壓力容器管道事故、中毒等突發事件;發生危險品污染或泄露,造成重大或特大污染,需要縣級部門救援響應的;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雖傷亡人數少,但財產損失嚴重、影響面大、性質惡劣的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本預案。
(三)、疫情:短期內在人群或其他動物種群中暴發同樣病例且有流行蔓延勢頭,由疾控中心或防疫部門按有關標準認定為二級以上疫情的,立即啟動本預案。
(四)、社會對抗群體事件:發生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等影響正常辦公秩序和社會安定,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或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群體事件;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暴力恐怖活動,引起社會恐慌的;雖人數少但影響大、危害程度大的邪教、敵對勢力等破壞性活動,立即啟動本預案。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鄉應急委
鄉人民政府設立新建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鄉應急委),作為非常設領導機構,由夏季任鄉應急委主任,彭中華、肖武略、李良玉、楊文軍、譙鋒、林森、吳學兵、楊新發、文立志、朱元球、顏芳 任鄉應急委副主任,由曾憲志、呂劍廷、付濟明、豐登發、王淑文、王學平、張海江、彭美華、周艷、彭宗保、謝朝華、劉力銘、余健、孟明、張佳炎、馬蘭桂、羅衛平、楊漢明、彭軍、張露平、段家善為鄉應急委成員。
鄉應急委負責統一領導全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掌握全局形勢,作出重大決定,制定臨時對策,適時發布命令、通告;對所需的人、財、物進行總體調撥。
(二)、鄉應急辦
鄉應急委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辦),作為常設機構,設在鄉黨政辦公室,由常政辦主任林森兼任辦公室主任,并設一名秘書負責日常工作。
1.在鄉應急委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安排組織應急處置預案的實施;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2.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危機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補充和完善,確保讓所有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人員知道應盡的職責,指派專人和重大危險源單位經常保持聯系;
3.根據危機情況,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
4.在危機應急處置過程中,及時向鄉應急委匯報事故現場的態勢。
(三)專業處置組及其職責:
1.治安保衛組:由派出所負責。
組織警力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維護全縣和事發地區的社會秩序,確保主要道路暢通;對全縣重點地區進行巡邏防控,必要時采取特別管制措施。
加強對重點地區的安全保衛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防止發生社會混亂和其他次生事件。
2.搶險救援組:由水委會、抗洪防旱委員會,有關單位協助。
組織專業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
3.醫療救護組:由衛生院負責。
對傷亡人員或發病患者、被感染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對事故發生地區進行消毒防病處理;對事故可能引發重大疫情的地區提前防疫;對已經發生疫情的地區進行隔離控制。
4.宣傳報道組:由廣播站負責。
負責對事故應急處理和搶險救援的宣傳報道工作。負責救災宣傳和公眾教育,加強輿論引導,消除社會恐慌心理,宣傳自救互救知識和救援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
5.后勤保障組:由政府辦負責。
協調縣有關部門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調撥、運輸;確保水、電、氣、糧、油、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保證商品供應充足,物價穩定,市場秩序良好。
6.事故調查組:由派出所、司法所負責。
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配合上級部門派出的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
7.善后處理組:由民政辦負責,有關單位協助。
負責對受害群眾進行安置、理賠、撫恤;做好接受社會捐贈等其他善后工作。
五、搞好綜合保障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鄉域各單位在應急委領導下,完成綜合保障任務。
(一)應急委協調有關部門,保證全鄉水、電、等日常供應;對受損的公益設施進行恢復,
(二)衛生院要做好緊急狀態下的醫療救治工作。
(三)畜禽防疫站針對疫情級別安排流調、隔離、消毒工作。
(四)污普辦要做好垃圾清運處理工作。
(五)工班要保證交通通暢。
(六)政府辦要協調有關部門保證通訊暢通。
(七)財政所設立處理突發事件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并視災害程度隨時增加資金投入。
(八)應急專業隊伍要具備高素質、快速反應能力和足夠技能及良好裝備,事發后,迅速到達現場。
(九)組建志愿者隊伍,在統一指揮下,接受指令,完成相應任務。
(十)鄉應急委會同有關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管理人員培訓,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
六、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在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或者直接向鄉應急委辦公室報告,接警單位或應急委辦公室立即向應急委主任報告。應急委主任立即向縣應急委報告。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故源單位必須做到:
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鄉應急委及辦公室。報告內容包括:發生危機的單位、事件發生的時間、詳細地點、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危機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搶救處理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
七、附則
鄉應急委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根據本預案制定專項預案。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按照事故類別,本預案和其他專項預案同時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