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規范燃氣行業范圍內重特大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四川省燃氣管理條例》、《閬中市城鎮燃氣管理辦法》以及《閬中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法規及規章,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經濟局行政管理職能之對全市燃氣行業行政執法重特大事故的應對工作。
1、基本情況
全市有天然氣經營企業2家:閬中市天然氣公司、閬中市柏埡天然氣管理站。有液化氣經營企業3家:閬中市新世紀液化氣站、閬中市鴻運燃建有限責任公司、閬中市平安氣站。
天然氣公司現有輸配氣站10座、儲配站2座、CNG充氣(加油)站2座、長輸管線297.3千米、城區供氣管線161千米、日供氣量最高達12萬立方米。
柏埡天然氣管理站是一個在柏埡鎮轄區內經營天然氣的集體企業,現發展用戶3000多戶,主管線有35千米,年供氣量65立方米。
閬中新世紀液化氣站是一家以經營石油液化氣為主的民營企業。該站有大型儲氣罐7個、容積250m3。有經過檢驗注冊的小氣罐6000只。年銷售液化氣700噸。
閬中鴻運燃建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有5個分公司的液化氣經營企業。這5個分公司分別在千佛、二龍、寶馬、河溪、思依。總計有大型儲氣罐15個,總容積197m3。有經過注冊的小氣罐5000只,年銷售液化氣221噸。閬中市平安氣站是水觀鎮上一個經營液化氣的個體戶。有儲氣罐2個,容積50 m3。注冊小氣罐1000只,年銷售液化氣80噸。
2、重特大事故的確定
①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9人或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00萬元(不含100萬元)以下的事故。
②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60人以上急性中毒的事故,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事故,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影響特別重大的事故。
(四)方針和原則
1、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應急救援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常態下的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加強風險評估、物質儲備、隊伍建設、裝備配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各種突發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
3、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在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和局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組織協調下,全市燃氣行業各企業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突發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各企業、業主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機制和應急救援預案。
二、指揮機構及相關職責
(一)指揮機構
局成立燃氣行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由局長任指揮長,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長和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任副指揮長,局法規科、安全科科長及企業主要負責安全的領導以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為成員,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政策法規科。
??? (二)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職責
1、指揮長職責:負責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發生重特大事故后,聽取匯報、簽發救援令、調集力量,親臨現場指揮救援。
2、副指揮長職責:協助指揮長做好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負責計劃編制、預案演練、事故救援等具體工作的實施。
(三)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職責
1、負責本局各種突發事故應急救援計劃編制、預案演練,并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時修訂完善。
2、及時發布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統一組織、指導和協調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工作。
3、及時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上級有關單位發生救援請求。
4、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寫出書面調查處理材料,并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四)相關人員及各部門職責
1、局主要領導親臨事故現場,聽取匯報,研究對策,作出指示,調集力量。
2、局分管領導協助主要領導提出建議,開展事故處理工作。
3、局安全資源科協助局領導做好事故上報、事故處理和協調工作。
4、各燃氣企業依法對現有的輸、配、儲配、CNG站、長輸管線、城鎮主管線、城區供氣管網、儲氣站液化氣氣罐用戶和銷售門市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對違反協議規定的行為和安全隱患要予以及時制止和糾正,對違法行為要進行調查、取證。同時,要制定出本企業安全事故處理預案,協助實施經批準立案的案件。
三、行業內各部門的應急響應分工
1、全市發生天然氣方面的事故,由市天然氣公司啟動預案,組織相關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救援,并及時上報。
2、柏埡鎮發生天然氣方面的事故,由柏埡天然氣管理站啟動預案,組織力量和資源進行應急救援,并及時上報。
3、全市鄉鎮及城區部分液化氣罐用戶和儲氣站發生事故的,由新世紀液化氣站、鴻運燃建公司、平安氣站根據各自的用戶網點、銷售范圍分別啟動預案,組織力量進行應急救援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四、事故的上報與現場保護
行業內發生各類事故后,事故單位或知情者應立即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類別、傷亡、財產損失等相關信息報告局指揮中心辦公室(政策法規科,聯系電話:6221805)或安全科(聯系電話:6222595)。事故單位、局相關部門必須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力爭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保護,防止與重特大事故有關的殘骸、物品、物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
五、事故處理程序
事故發生后,局領導要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救護工作,協調有關力量,對處理事故作出決策。局級有關科室負責人及工作人員按通知迅速到達現場及時開展施救工作。
(一)工作步驟
1、成立事故現場指揮機構。
2、調集、協調各方力量及時施救。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4、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5、明確相關部門職責。
(二)救援工作內容
1、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 成立現場指揮機構后,可根據不同情況設立綜合協調、專業搶救、通訊聯絡、醫療救護、后勤保障、處理善后等機構開展救治工作。
2、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迅速將事故災情按分類管理程序向市政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將上級的指示傳達到相關部門和單位。
3、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 一般安全事故由局安全科會同有關科室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重特大事故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與上級或市級有關部門組織聯合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4、妥善處理善后工作
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重特大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災后重建、污染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清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事故善后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報送上級相關部門。
六、局及行業支援力量及器材配置
救援車輛1—2臺,攝、照像器材一套、相關專業器材,由市天然氣公司配備,行業內各燃氣企業必須配齊常備的消防設施、設備、工具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