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發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
1)爆破后通風散煙不徹底,作業人員提前進入作業面;
2)地下洞室開挖過程中有毒氣體大量涌出;
3)人工挖孔樁等有限空間施工時,由于空氣流動性差,導致氧氣含量不足引起的窒息。
4)氨泄漏導致的中毒。
5)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和窒息。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職工生命安全作為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是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2)統一指揮原則:應急救援工作必須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指揮下開展。
(3)安全原則: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安全,嚴防搶救過程中發生事故。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普及急救互救訓練,添置有效防護面具,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檢測,防止泄露。
2)具有窒息性中毒可能的環境要保證足夠的通風,懸掛警示標志,必要時裝置自動報警設備。
3)制定和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4)進入限制空間作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旅行審批手續后方能作業。
5)進入高濃度或通風不良的窒息環境作業或搶救前,應進行有效通風換氣,戴防護面積,并有人監護。
4.2預警行動
在具有窒息性中毒可能的環境中作業時,應有監控人員現場監控,對不適合作業的環境應在明顯部位設置警示標志。
對突發性中毒事件,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周邊施工人員發出信息,緊急撤離。通知帶班人員,并加強通風,同時通知現場應急領導小組,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
5信息報告程序
1)報警系統及程序
參見《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必要時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機構尋求支援。
2)現場報警方式
報警主要采取移動電話、對講機、口頭等方式報警。當事人或知情人應首先向現場負責人報警,同時向周邊人員呼喊,請求支援;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必須組織人員開展施救工作。同時,向上一級報告。各班組、施工作業隊、工區、項目部職能部門、項目部、分局等負責人的電話號碼,定期在本單位內部發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參建人員。
3)通訊、聯絡方式
為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各單位、部門等負責人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開通,隨時接收應急救援報告和發布相關信息,充分利用電話、對講機、網絡進行聯絡;有條件的單位至少安排一部值班應急車,在電話、對講機、網絡中斷的情況下,利用車輛進行內外、上下聯絡,確保信息暢通。
4)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
為了救援單位及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了解事故情況,及時開展救援,報警內容必須簡練、準確。
5)向外求援方式
在內部救援能力不足時,主要向鄰近請求協調其他單位救援。必要時,向社會救援組織發出應急救援信息,如120(醫療救護)、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分級標準進行事故分級,并分為三級應急響應。
2)響應分級
(1)Ⅰ級應急響應
發生Ⅰ級、Ⅱ級事故時,由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配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Ⅱ級應急響應
發生Ⅲ級事故時,由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處理。
(3)Ⅲ級應急響應
發生Ⅳ級事故時,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處置。
6.2響應程序
1)Ⅰ級響應程序
當事故達到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同時按照如下內容響應:
a、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公司,公司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組成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應急事項做出決策和部署。
b、公司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c、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四川省安監局、股份公司等上級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故發展態勢。
2)Ⅱ級應急響應
當達到Ⅱ級應急響應標準時,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及各救援小組成員到位,先期開展現場應急救援。
b、公司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性意見。
c、應急指揮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報告事故救援進展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
3)Ⅲ級應急響應
當事故達到Ⅲ級應急響應標準時,事故發生單位(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立即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
a、立即向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指揮機構報告,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接到報告后,該機構成員必須立即到位。
b、由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織研究制定決策救援方案,統一指揮和調配本單位(部門)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必要時請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門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c、應急辦公室進入預備狀態,做好如下應急準備:應急辦公室立即向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報告事故情況,應急領導小組主要成員到位,并按照應急指令下達程序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意見;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
6.3處置措施
1)有毒有害氣體中毒及缺氧事故的受害人員,在能夠或勉強自理的情況下,要立即選擇正確的避災路線,迎著新鮮風流的來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或井口。
2)應急救援搶救組到達事故現場后,應馬上進行空氣成分監測;如果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太高,要馬上進行局部強力通風,條件許可時也可打開氧氣瓶輸送氧氣;如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已降到允許濃度時,可立即進行搶救,并對中毒或窒息人員進行簡單的急救。
3)應急救援指揮組成員、應急救援搶救組的成員、醫務人員要根據中毒特征迅速判定中毒根源,采取相應的急救方法進行必要的現場急救,并用擔架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帶送醫院治療。
4)一旦發生特大中毒窒息事故,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時,應立即向上級單位或外部救援尋求支援。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各單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為主,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救援物資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的內部聯動機制,做到資源共享,動態管理。在應急狀態下,服從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的統一指揮、調配。管理責任人經常進行檢查,保證設備、設施完好有效,數量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