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燒傷、燙傷事件發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燒傷、燙傷事件發生,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燒傷、燙傷急救必須分秒必爭,立即采取冷卻燒、燙傷部位及其他救護措施,并盡可能使傷者保持清醒,同時及早地將輕傷者送往醫院,與當地醫療部門聯系,爭取醫務人員迅速及時趕往發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救治人員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擅自判斷傷員死亡,放棄搶救。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分廠各部門對燒傷、燙傷發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控制措施。
3.職責
3.1分廠安全委員會負責
3.1.1分廠的應急和響應的管理,組織編制燒傷、燙傷等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應急和響應方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3.1.2負責應急措施預案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修改工作)與發放;
3.1.3緊急情況發生時,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后勤工作,協助事故處理與調查.
3.2分廠辦公室按照分廠的安排,制定培訓計劃,使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實施部門
3.3.1按照分廠安全委員會制定的演練計劃,進行應急演練,并在演練之后,評價演練的效果,提出改進的意見;
3.3.2按照分廠辦公室的培訓計劃,進行應急預案的培訓,確保相關人員清楚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3.3.3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按照預案規定的程序及時地作出響應,并在響應后組織評價響應的效果,提出修改意見.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聯絡方式
電話聯絡號碼:(手機拔打:所在地的區號+)120
聯絡原則:選擇離事故發生地距離最近、醫療條件最好的醫院救助。
4.2公司急救指揮管理部門——分廠安全委員會
負責人:殷春喜
聯系人:各班調度長(周煒、王曉晨、劉旺、王錄軍)
聯系電話:分廠安全委員會——6275208、6275217
???????????????????? 6275223、6275227
負責人辦公室——6275208
注:各部門人員的手機號碼分廠辦公室印制通訊號碼發放。
4.3現場急救、聯絡急救中心與報告的工作程序
4.3.1步驟
立即停止工作,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救護員對傷者進行冷卻沖洗燒、燙傷部位或其他救護措施,實施現場急救——現場負責人聯系救護中心——向分廠、公司報告——保護事故現場——公司指揮部門安排后勤保障——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
4.3.2急救方案
① 燒傷、燙傷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創傷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② 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系,要求緊急救護,之后應打電話向分廠安全委員會、總調度室、總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報告,保護事故現場。
③分廠安全委員會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
④ 并向分廠廠長公司的總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3.3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4.3.3.1在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在事故后報告事故經過。
4.3.3.2現場參與救護工作的人員,應積極參與緊急救護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他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工作,并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后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5.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和DL-409-91)
6.記錄
6.1事故報告卡
6.2應急響應評審記錄 (包括所引起的文件更改記錄)
7.燒傷、燙傷急救措施
7.1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鐘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
7.2冷卻后再剪開或脫去衣褲。
7.3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
7.4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
7.5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的水泡。不可在傷處亂涂藥水或藥膏等。
7.6盡快送往專科醫院進一步治療。
7.7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干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
